工资以外的收入怎么扣税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24 07:53:11

法律主观:1. 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收入金额-各项 社会保险费 -起征点;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x税率-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 个税起征点 应设为4800元。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起征点

工资外收入如何纳税

职工工资超过5000元,就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了。但有些职工除了固定的工资收入外,还有奖金、其他的劳动报酬、福利费用等工资外的收入。那职工工资外收入要交税吗?下面我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职工工资外收入收税吗?不一定,有可能需要有可能不用收税。 工资以外的个税有 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应税所得=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或必要费用)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税率-速算扣除数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财产租赁所得——比例税率20%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20% 应税所得=每次收入-800——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每次收入×(1-2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 另外: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要加成征收;稿酬所得可减征30% 3、财产转让所得——税率20% 应税所得=财产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20% 4、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税率20% 应纳税额=利息等收入×20% 职工工资外收入主要包括: 1、保险福利费用:指各单位在工资总额以外实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个人的劳动保险和保险福利。包括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各种非工资性补贴、实行医疗制度改革的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医疗费等。 2、劳动保护费用:指职工从单位得到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解毒剂、清凉饮料、夏季冷饮费等等。 3、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包括:创造发明奖、合理化建议奖、运动员名次奖、稿费、讲课费、第二职业收入等。 4、实物折款:指职工个人从单位内外得到的,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和保险福利费用的各种实物折款。 5、财产性收入:包括职工个人从银行和企业获得的存款利息、债券利息、股息和股金分红等。 6、转移性收入:包括职工从职工以外其他阶层人员中得到的赠送收入、亲友搭伙费、遗产收入、捐赠收入等。 7、其他收入:包括实行租赁经营单位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职工误餐补贴、出国人员治装费、出差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等。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对此有了大致的了解。

工资薪金之外的绩效怎么扣个税

法律主观:工资薪金的个税扣除标准: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法律客观:《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大家都在看

非工资收入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

工资以外的奖金扣税吗

法律主观:1、奖金也是属于工资的一种;2、工资应当以货币的形式发放给劳动者本人;3、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

工资以外的收入如何交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计算工资以外的收入如何交个人所得税应当将纳税人的不含税工资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