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的企业选择代理记账公司,主要从下面几点来考虑。
代理记账公司的品牌查看公司是否具有相关证件,例如营业执照、记账许可证,但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公司有自己的代理记账资格,所以也许没有“记账资格证”。
一个更安全、更正常的公司肯定会做账,比购买或租用自己的办公空间,正规公司肯定会有自己买下或租下的办公地点和相关电脑做账软件以及设备;第二、代理记账公司的服务对比代理公司服务是否适合自身企业,服务有没有其余增值服务、有什么样保障,一般正规有经验和实力的公司,是可以承诺只要“企业所用来记账的发票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你可以把它记录在合同。
相比之下,质量态度与人员和服务人员的互动,自身企业是不是可以对记账流程进度,进行查看和监督;第三、代理记账记的价格一般小规模纳税人在200~300元/月、一般纳税人在400~500元/月,具体费用要看公司的规模和行业,但是不论在哪家公司办理服务,都要询问清楚所需费用的地方,有没有隐形收费的地方;结合以上几点,就可以判断出代理记帐公司的资质与实力,选择一个适合自身企业的代理公司办理服务;。
宁夏源众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信息,宁夏源众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数据来源:以下信息来自企业征信机构,更多详细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可在上面进行查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
公司简介:
宁夏源众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12-21,注册资本null,法定代表人是张斐松,公司地址是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瑞银财富中心4号楼18层5号办公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税号是91640106799941361R,行业是职业中介服务,登记机关是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金凤分局,经营业务范围是劳务派遣(不含涉外劳务业务);劳务外包、岗位外包、财务外包;猎头服务;社保代理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人才供求信息发布和咨询;人才信息网络服务;人才推荐、人才招聘、人才培训和测评;举办人才交流会及其他相关业务;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咨询与调查;会议及展览服务;劳保用品、文化用品、办公用品、日用百货、日用家电设备、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兼零售;通讯设备、电子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维修服务;物业服务;劳务分包;移动通信外包业务代理及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宁夏源众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是641100000005787
分支机构:
对外投资:
宁夏昊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向海涛,出资日期是2015-07-13,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200.00万,出资比例是49.00%
股东:
张斐松,出资比例91.43%,认缴出资额是640.000000万
宁夏柏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出资比例8.57%,认缴出资额是60.000000万
高管人员:
秦涛在公司任职监事
张斐松在公司任职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宁夏回族自治区税费保障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税收和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费用(以下简称“税费”)的征收管理,保障税费收入,维护纳税人和缴费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区行政区域内税费保障工作。本办法所称的税费保障,是指我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税费管理的特点和要求,为保障税费及时、足额收缴入库所采取的支持、协助、监督和管理等措施的总称。第二章 保障机制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税费保障工作的领导,建立财税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费共治格局,形成综合治理税费的强大合力。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综合治理税费工作。第四条 自治区各级财政、税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税费征收保障的具体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支持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文件涉及税费管理的,应当征求本级税务机关的意见。第六条 税务机关应当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和税源状况,以及政策变化情况,科学预测税费收入,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供税费完成、增减变化因素、收入和政策变化影响预测分析,为财政部门编制税费收入预算和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提供依据。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涉税和涉费信息交换制度。可以依托自治区综合治税信息共享平台,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实现涉税、涉费信息的交换与共享。第八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税务机关提供本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涉税和涉费信息,协助做好税费保障工作。第九条 税务机关对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的涉税、涉费信息应当依法使用和妥善保管,不得用于与税费保障工作无关的事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第十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加强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税费征收管理信息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提供。第三章 税费协助第十一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本部门和单位掌握的与征税和缴费有关的涉税和涉费信息。已经上线运行自治区综合治税信息共享平台的,可以通过该平台提供涉税和涉费信息。
(一)发展改革部门。提供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批、备案、核准信息,守信联合激励对象及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等信息。
(二)教育部门。提供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登记、变更和注销信息,有关学历教育学生学籍信息,在相关部门备案的境外教育机构资质信息,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信息。
(三)科学技术部门。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开发及转让合同认定登记信息,提供外国人在宁夏境内工作等信息。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提供技改类项目核准等信息。
(五)公安部门。提供车辆登记、年检、报废信息,外国人居留证发放、法定代表人办理护照等信息,出入境人员和出入境证件信息,相关出国人员信息,有关户籍人口基本信息,死亡人口注销户籍等信息。
(六)民政部门。提供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信息,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社会组织名单信息,有关婚姻状况等信息。
(七)财政部门。提供国家对企业财政补贴、政府投资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的资金拨付和结算等信息。
(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就业创业证》发放信息,各类培训机构信息,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信息,社保卡持卡信息,有关技工院校学生学籍信息、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学时等信息。
(九)自然资源部门。提供不动产登记发证信息、不动产权籍信息,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收回等信息,土地违法案件查处信息,探矿权、采矿权许可证发放转让信息等自然资源信息。
(十)生态环境部门。提供环境保护综合名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企业污染物排放量以及企业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处罚决定等信息。
(十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提供工程招标项目、中标合同签订、建设资金投入等信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发放、外来建筑企业、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商品房预售网上备案、建筑工程验收备案信息,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信息,有关房屋租赁信息,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有关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款等信息。
(十二)交通运输部门。各类车辆营运证的发放、注销信息,外地车辆从事运输业务备案信息,非城市公路、道路工程的施工信息和工程款项拨付等信息。
(十三)水利部门。提供水利工程项目的招标、建设进度及工程款结算等信息。
(十四)农业农村部门。提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信息,从事农业生产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报废、年检等信息。
(十五)商务部门。提供出口贸易信息,“走出去”企业相关信息,外商投资企业新设名单信息,上年度已取得对外贸易经营资格企业名单信息,招商引资项目认定企业信息,因违反规定被商务部门行政处罚的企业名单等信息。
(十六)文化和旅游部门。提供文化(文物)经营单位设立、变更、注销信息以及个体演员和演出经纪人登记备案等信息。
(十七)卫生健康部门。提供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变更登记及注销等信息,有关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独生子女等信息。
(十八)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涉税问题的,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线索,并协助提供相关的税务审计资料等信息。
(十九)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企业和部分涉税个体工商户的设立、变更、注销、吊销登记信息,股东和法定代表人变更信息,股东出资备案信息,具有成品油产品检测资质的机构名单信息,境外专利在境内使用、转让等信息。
(二十)国资监管部门。提供监管企业产权转让、无偿划转信息,监管企业集团名录以及分支机构、成员单位名录,监管企业工资总额核定方案等信息。
(二十一)体育部门。提供本行政区域内由本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的规模、收入及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收入等信息,以及本部门掌握的其他相关比赛等信息。
(二十二)统计部门。提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分行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工资、主要产品产量等信息。
(二十三)医疗保障部门。提供有关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等信息。
(二十四)公共资源交易部门。提供政府招投标、土地交易等涉及公共资源交易信息。
(二十五)版权管理部门。提供境内版权的使用和转让信息,境外版权在境内使用或转让等信息。
(二十六)残疾人联合会。提供《残疾人证》发放等信息。
(二十七)海关部门。提供认定为认证企业及失信企业管理的企业名单,海关信用管理各类企业名单,因违反海关法律法规,被海关给予行政处罚的企业名单等信息,纳税人报关单信息,出口企业出口商品及总额数据等信息,进口机器、设备等信息。
(二十八)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等部门和各商业银行。协助提供企业开户、企业股权转让、产权交易信息,境内相关单位、人员持有境外公司股份信息,住房按揭贷款、还款信息,企业在银行的资金往来等信息。
(二十九)外汇管理部门。按照“互联互通、协同监管、风险共治、简便易行”的原则,对相关外汇收支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提高发现、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根据双方共享的企业分类管理信息,共同实施联合的激励和奖惩措施,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动、结果互认。
(三十)供电、供水、供气部门。提供相关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等信息。
除以上部门和单位以外的其他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需要也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提供管理事项产生涉及税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