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车私用税务风险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12 05:43:33

不真实账务记录和不真实的个税申报,不真实的税前扣除

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6〕16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

一般省份是有交通补贴的个税优惠的,尽量是使用税局给的优惠,不要做假,增加企业风险和个人风险

比如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公告2018年第12号规定:

个人取得的公务交通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费用后,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第二条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对企业职工公务用车费用扣除标准划分为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两档处理,具体为:

(一)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每月1950元;

(二)其他人员每人每月1200元。

企业在制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中,应明确本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人的范围。

如何让私车公用费用报销做到规范合理、税前扣除理由充分呢?具体操作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哪些岗位、哪些员工适用私车公用,企业要有书面备案登记,避免把私车公用的费用报销与发放全员性的交通补贴混同。

(2)与适用私车公用的员工签订用车协议,明确权利义务。这点非常重要,可以解答变相发放交通补贴的质疑。

(3)私车公用的出车记录企业应专门登记,登记簿记录清楚每次出车的时间、往返地点、公里数,车牌号、所办事由等,并需车主签字确认。

(4)协议中要约定清楚费用报销与用车补贴的支付标准与形式。直接费用由员工凭发票据实报销,其中,油费可依据运行公里数及油耗标准报销,过桥过路费、停车费根据出车记录报销。

私车公用的廉政风险有哪些

根据相关内容查询显示,1、法律风险。

在私车公用中,如果出现交通事故,员工受到损伤或者造成他人损伤,以及车辆受损、报废或者造成对方车辆受损、报废,责任如何来认定和划分“私车公用”带来的法律风险不仅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纠纷,还可能会让企事业担负起高额的经济损失。

税务风险。

尽管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根据上述规定,公司私车公用发生的相关费用符合企业所税税前扣除条件规定,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税务机关允许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私车公用”的费用种类各有不同,因此企事业在报销“私车公用”产生的费用如果和当地税务规定不符,就会产生税务风险。

舞弊风险。

私车公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界定和划分车辆费用的归属并不能非常准确,而且如果控制措施不严,很容易将车辆使用费用应由个人承担放到单位里来报销。

甚至会有管理者通过虚假的私车租赁合同来报销费用,套取资金。

私车公用的税务处理和风险防范

正面回答个人所得税方面,该公司以实报实销方式支付车辆的所有支出,没有视同个人补贴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方面,该企业私车公用,由于没有任何合同或协议证明其真实性和合理性,所有费用只能被认定为与取得收入无关支出,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详细分析所谓私车公用是职工私人产权的车辆,在履行职务或者执行自己所单位临时指派的任务时使用。

企业使用员工车辆,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不签订租赁合同,费用实报实销,这种方式就是案例采取的方式,企业应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工资薪金税目计算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签订租赁合同,向员工支付租赁费,这种方式下,员工收到租赁费用,应到税务机关就租赁行为代开发票,按照有形动产租赁税目缴纳增值税后,方能到企业报销相关运营费用。

大家都在看

常见的税务风险

一、取得不符合规定发票入账的风险二、会议费只用一张发票入账的风险三、工资薪金里潜在的涉税风险四、“私车公用”存在的涉税风险五、应税合同未申报缴纳印花税六、购置不动产未及时申报小税种的风险七、企业所得

公车私用的危害

法律分析:公车私用会涉嫌以权谋私行为,是党风和干部作风不正或不廉洁自律的表现,会引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和谐的问题和党员干部自身洁律与自我政治素质下降的不利后果。一般的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会就公车的使用管理作出

企业的税务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有哪些

税务风险点及防控措施1、发票问题。企业一定要注意发票的使用问题,企业的发票需要做到“四流一致”。企业在使用或者开具发票时,一定要做到资金流、发票流、合同流、货物流相一致。这样才可以避免企业因为发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