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建筑业企业依法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承包与经营活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从事土木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及设备安装工程,装修装饰工程等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建筑业企业,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建筑业企业分为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承包企业和专项分包企业三类。
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条 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是指从事工程施工阶段总承包活动的企业,应当具备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设备采购、材料订货、工程技术开发应用、配合生产使用部门进行生产准备直到竣工投产等能力。从事工程勘察和设计,须取得相应工程勘察和设计资格证书。
施工承包企业是指从事工程施工承包活动的企业。
专项分包企业是指从事工程施工专项分包活动和承包限额以下小型工程活动的企业。限额以下小型工程的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建筑业企业资质是指企业的建设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数量、技术装备等。
第六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综合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其直属建筑业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业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
第二章 资质审查
第七条 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分为一、二级;施工承包企业资质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
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和施工承包企业的资质等级标准及承包工程范围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订、发布;专项分包企业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八条 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和施工承包企业的资质实行分级审批。一级企业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级以下企业,属于地方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直属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由有关部门审批(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统称资质管理部门)。
第九条 已经设立的建筑业企业申请资质,应向资质管理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一)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企业章程;
(四)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企业技术、财务、经营负责人的任职文件、职称证件;
(五)企业所有工程技术,经济人员(含项目经理)的职称(资格)证件,及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六)企业的生产统计和财务决算年报表;
(七)企业的验资证明;
(八)企业完成的代表工程及质量、安全评定资料;
(九)其它需要出具的有关证件。
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进行工程勘察和设计业务时,还需出具有关部门颁发的《工程勘察资格证书》和《工程设计资格证书》。
《建筑法》对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有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建筑工程施工资质,资质等级根据企业经济实力、技术装备、管理能力、工程业绩等因素来评定。
具体规定包括:
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资质等级管理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并年检合格。
施工企业必须依法注册登记,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照。
施工企业应在施工现场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组织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环保达到要求。
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施工企业应具备良好的信用记录,维护企业和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资质管理时还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具体以当地政策和法规为准。
资质那些事儿企业怎么样更好的维护和管理资质建筑企业取得资质证书后如何管理下面就由曼德企服为您解析:1、有一些企业将资质证书转让给其他公司,此行为不合法,对方一旦出了事,自身也要负责,这种有风险的事情是不可取的。
建筑资质证书具有有效期,时间为5年,因此,企业要重视这项问题,忘记证书已过期导致耽误项目投标的企业并不是没有。
资质证书上的信息如果发生了变化,比如技术负责人变更,那么应当及时办理资质变更,否则到了要使用的时候,发现证书存在问题,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注意工程质量,不能出现安全事故,否则后果严重造成资质被吊销,就得不偿失。
同时企业要注意人员的配备,申办资质,最重要的就是审核人员。
企业在平时可以鼓励支持员工参加建造师、八大员等考试,不但可以提高员工的职业水平,还可以为资质升级提前做准备,可谓有备无患,对企业对员工乃是双赢。
建筑企业取得建筑资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企业若想以低成本取得建筑资质,使资质发挥最-大效用,企业就需要在平时的经营活动中,对资质进行合理的管理。
建筑企业应当如何管理工程业绩绝大部分施工企业,不太懂得业绩对资质重要性,因此就算有业绩,最终也提交不了相应的证明材料,等到最后意识到应当申办资质的时候,才发现缺少业绩材料而于事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