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建筑总公司资质等级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10-23 17:52:37

应城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确实有些缓慢,但并不能说不行。应城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2018年10月,入选“综合实力百强县”。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2020年5月,湖北省2019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发挥法治引领作用深化基层治理地区。2020年7月28日,入选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虽然应城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江中游城市群,毗邻京山、汉川,江汉平原和鄂中丘陵过渡地带,素有“膏都盐海、石膏之都”之称。此外,应城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矿产资源有17种,其中石膏、岩盐、芒硝、煤炭、石灰石5种为优势资源。石膏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岩盐、芒硝居全省第一位。

虽然应城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潜力。未来,应城可以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和形象,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20xx年在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一部署,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一年的努力奋斗,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对照xx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文件及指标要求,经自查自评,我市20xx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自查得分100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总分4分,自查得4分)

  我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徐长水为组长,市长肖红梅为副组长,市直各部门及镇、场、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应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应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应城市20xx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计划》等一系列文件,由应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制定各项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此项自查得4分。

转变发展方式,低碳高效的循环经济有明显提高(总分xx分,自查得xx分)

  (一)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完成开发区规划环评,开展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5分):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规定,我市完成了全市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民营经济园区的区域规划环评,有效的促进了我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此项自查5分。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编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5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改变我市产业结构,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我市现有经济发展特点,我市聘请国信招标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为我市编制了《应城市盐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此项自查得5分。

  (三)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及废物废水的资源化和再利用(5分):截止目前,我市已实施清洁生产项目16个,其中20xx年开展清洁生产项目5个,分别是久大(应城)制盐有限责任公司、久大(应城)盐矿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汉星化工有限公司、湖北志诚化工有限公司、湖北吉和昌化工有限公司。截止xx月25日,湖北汉星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项目已通过xx环保局组织的验收,其它四个项目已通过中期评估,正按计划组织实施。我市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清洁生产项目位居xx市前列。此项自查得5分。

保护江河湖库水资源,构建人水和谐水生态系统(总分10分,自查得10分)

  (一)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江河湖库水源达到水功能区要求(5分):据应城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20xx年,我市对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72次,达标72次,我市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此项自查得5分。

  (二)配套建设工业重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3分):我市现有工业重镇三个,分别是四里棚街道办事处、长江埠街道办事处、东马坊街道办事处,上述三个工业重镇,也是我市盐化工业园、赛孚工业园、东城工业园所在地。目前,东马坊街道办事处已建成处理能力7200吨/日污水处理站,对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四里棚街道办事处已建成制盐废水闭路循环系统,实现制盐废水零排放,长江埠街道办事处建成赛孚工业园污水处理站,对园区内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其它生产规模较小、污水排放量较少的企业也自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因此,我市重点乡镇均建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对区域污染控制、“十二五”总量减排和营造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具有积极作用。此项自查得3分。

  (三)水体生态建设和保护,结合农村水利建设,修复水生态环境(2分):为了推进生态水环境建设,改变我市老县河水环境现状,改善我市区域水环境质量,应城市委、市政府决定投入资金6亿元,对老县河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目前该项工程正在实施中。另外我市水利部门为保证农业灌溉用水,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对包括短港水库在内的xx个水库实施加固和护堤工程,为城区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提供了保障。此项自查得2分。

改善城市环境、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活系统(总分18分,自查得18分)

  (一)城市污水厂运行正常,集中处理率有年度计划,到20xx年达到85%(3分):我市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09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20xx年,经国家环保部华南督察中心对我市污水处理厂现场核查,我市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率达到98%以上。同时结合我市创建湖北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安排,我市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并将于近年动工,到20xx年我市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以上。此项自查得3分。

  (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年度计划,到20xx年达到75%(3分):目前我市光辉垃圾填埋场已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并在近年实施,到20xx年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80%以上。此项自查得3分。

  (三)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达到310天以上(3分):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实施24小时连续监测,截止xx月25日,根据我市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数据统计,全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优及良好(API指数<100)天数为327天,占有效监测天数335天的97.6%,大于310天的考核目标要求,其中SO2平均浓度为0.024mg/m3,NO2平均浓度为0.011mg/m3,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0.082mg/m3,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国家二级标准。此项自查得3分。

  (四)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xx平方米(3分):我市投资一千多万元,完成了汉宜路沿线、汤八路沿线、武荆高速应城出口至城区沿线绿化带、城区古城大道和育才路人行道树补植及城区绿化护栏安装、城区零星绿化等工作,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xx.02平方米。此项自查得3分。

  (五)城市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3分):20xx年,我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2.5dB(A),低于国家规定的56dB(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9.7dB(A),低于国家规定的70dB(A)。此项自查得3分。

  (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医疗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3分):我市现有产生危废企业19家,均与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签订了危险废物处置协议,将产生的危险废物全部交由合作单位进行处置,在转移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管理和安全处置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报批、转移五联单制度。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全部与xx中环环保公司签订了医疗废物处置协议,按“医院分类、收集,公司转运、处理”的模式,对全市医疗废物进行安全处置。此项自查得3分。

发展生态农业、构建优良的农村生态环境系统(总分14分,自查得14分)

  (一)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编制村镇生态环境规划与实施(3分):为推进我市村镇生态环境建设,逐步改善村镇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我市编制了《应城市村镇生态环境规划(20xx-2020年)》和《应城市“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库》,并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模式,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实施。20xx年以城北街道办事处白杨村为示范,大力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并为我市今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积累了经验。同时我市积极开展国家及省级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汤池镇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获得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xx年我市共申报省级生态村4个,目前正待上级环保部门组织的复查。此项自查得3分。

  (二)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工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增加,农业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3分):我市广泛推广节约型农业。继续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推广减量化、精准化的施肥用药技术,避免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按照“绿色产业兴农、生态家园富民”的发展思路,将沼气建设与生态保护、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主导产业培育统筹考虑,与畜禽、水产养殖、果菜生产等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此项自查得3分。

;

乡村规划如何保留田园风光

流水、人家,一幅幅恬淡的乡村田园画卷让人情不自禁吟颂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徜徉在乡村的田园风光中,人们呼吸着泥土的芳香,远离城市的喧嚣,让情感、智慧和理想纳入一片宁静平和。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搞乡村撤并,建成的新村被规划得整齐划一。农民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感慨田园生活离自己越来越远。一方面我们既要加快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好乡村田园风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千百年来形成的我国各地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建筑,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是我们的宝贵遗产,更是多少中华儿女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本期读者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意见和建议,相信会对乡村规划带来一定的启发。

  科学规划 统筹发展

  湖北省应城市农村信用联社 谢武林

  随着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也在逐步加快。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科学规划是前提。全面开展乡村规划与设计是协调解决农村城镇化建设与保持田园风光的重要手段。早在1994年6月1日,我国就发布了《村镇规划标准》。各地在开展乡村规划和设计时,要组织规划人员深入到农村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农村人口数量、分布状况、民族风情、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情况。要收集农民意见和建议,对本地有特色的田园要重点保护,制定出当地农民满意,切实可行的乡村规划。

  统筹发展是根本。在农村城镇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一是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不搞“大跃进”,超前建设,盲目跟进。二是在规划设计上,要体现地方特色,建筑物也要反映当地风格,不搞千篇一律的模式。三是要充分尊重农村民俗和生活习惯,要让农民感到生产、生活方便。四是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各地在做好城镇建设规划时,应该特别注意保护好耕地山坡、湖泊河流、林木植被、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等环境和资源,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因地制宜 凸现个性

  江西省高安市杨圩镇人民政府 况庆林

  节约利用土地,改善人居环境。目前不少地方都在进行旧村改造或文明示范村建设试点工作,出现了不少好的做法,值得推广。高安市的几个旧村改造试点村,就较好地处理了乡村规划与田园风光的关系,既继承传统又体现现代风格。

  他们的做法是旧村只拆不建,新村一户一宅。具体做法是村里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对旧村改造进行总体规划,统一完善基础设施。对新村统一规划,房屋统一设计,但房屋造型突出个性,不搞整齐划一。新建房屋的农户,必须拆除原有房屋,严格实行一户一宅。旧房拆除后,原址上不再建房,而是通过清障整理,用来栽树或种草。考虑到农户经济条件不同,富裕程度不一,建新房有先有后,所以旧村改造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量力而行,不搞拔苗助长,条件成熟一户批准拆旧建新一户。在此基础上,政府加以引导,适当予以支持扶助,加快旧村改造进程。若干年后,当旧村庄的房子全部拆除之日,便是既具传统特色,又具现代风格的新农村出现之时。

  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云南省宣威市文兴乡政府 周均虎

  优美和谐的乡村田园风光是大自然的恩赐,是有效维护乡村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在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小康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加快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把乡村规划与保持田园风光统筹安排,正确处理好乡村规划与保持乡村田园风光的矛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有效维护乡村生态平衡十分重要,也极为必要。我们既要加快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要保护好乡村田园风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要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落实环保行动。要在广大乡村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环保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环保事业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乡村田园风光的法律保护地位,并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搞好保持乡村田园风光的工作;二是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乡村规划与保护乡村田园风光的矛盾,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把乡村规划与保持田园风光统筹安排。

  我们既要加快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要保护好乡村田园风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能以牺牲乡村田园风光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在加快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要把乡村规划与保持田园风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小康社会。

  和谐与品位相融合

  重庆市黔江区正阳镇政府 徐振汉

  山高水长,竹翠林茂,炊烟袅袅,五谷飘香,春明景和,人寿年丰。这大概就是农村“田园风光”的一幅素描。它体现出的,是农村的古朴、富庶、兴旺、和谐;它展现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魅力;它凸显出的,是集镇的和谐与品位。

  一般而言,城镇化总是伴随着工业化,是工业化演进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和动因,二者表现为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常被看作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进步状况的重要指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核心就是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落实新的发展观其实就是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规划要达到的目的。“五个统筹”,就是处理乡村规划与保持田园风光矛盾,保持乡村规划与田园风光的统一和谐的办法。

  小集镇建设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保持乡村规划与田园风光的统一和谐,是我们搞好乡村规划必须遵循的一个总原则。笔者以为,处理乡村规划与保持田园风光的矛盾,应当认真把好四道关:一是要科学决策。决策上的失误,往往是难以弥补的。因此,在进行乡村规划时一定要从长计议,坚决杜绝“政绩工程”、“拍脑袋工程”等短期行为,做到科学决策,不亏子孙。

  二是要合理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对一个地方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其并非“儿戏”。在乡村规划中,村庄、农田、林园、水利、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重大事项,必须通盘考虑,具有强烈的“前瞻性”,切忌随心所欲,一塌糊涂。

  三是要突出特点。在乡村规划中,一定要注意当地的人文特点、民族风俗,不应去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带有明显“长官意志”的所谓的“高标准”、“高统一”,以防止把一块好端端的“肉”砍得“稀巴烂”的情况出现。

  四是要认真实施。对于按照法规程序审定后的“乡村规划”,一定要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惩处的长效机制,以保障“乡村规划”的有效实施。要综合应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强化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好规划是一道亮丽风景线

  华中农业大学 郭剑霞

  如果说因为规划而使乡村风光“千村一面”,使风土人情、田园风貌皆消失,那只能说是这种规划非常失败,规划的制定者没有达到一定的资质、没有长远的眼光、没有战略的高度,更没有责任意识。很多城市都存在这种情况。这个问题的症结不在于要不要制定规划,而在于怎样制定规划。

乡村的发展,都要制定有效的规划,才能更好地保持特色、加快发展。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划加以有意识的保护,在交通、信息、人流、物流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各地的特色和风貌大有逐渐趋同的态势。好的规划能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田园风貌上给以有意识的保护,并加以发扬,使之成为吸引投资、吸引外来客人的亮点,成为发展经济的平台。

  制定乡村规划,要明确制定规划的目的,在充分保护当地特有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不能为了规划而规划,更不能为了出政绩、为了讨好上级领导的喜欢而搞一些华而不实,甚至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破坏当地特色的害人规划。不能一味地照抄照搬发达地方的模式和经验,因为各地所处的环境不同,照抄照搬者的最终下场只能是失败,不仅发展不了经济,还会给当地留下永远的创伤。

  抹不掉的乡村“记忆”

  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河口乡 王发财

  现如今,在我国一些发达的乡镇,城市规划的方式被简单地套用到了镇村撤并的乡村规划上来,使原本风土人情味浓郁的乡村瞬时间变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以笔者所在的乡村为例:偌大一个村庄完全是按照城市小区的规划设计的,中心建一个绿化广场,然后是一层套一层。对此,我们大家很反感,我们周围都是青山绿水、农作物,真的有必要再搞个绿化广场吗?而且楼层也普遍存在着“高”、“大”、“空”的现象,根本就没有考虑我们农民千百年来形成的住房习惯。更令人可气的是,村子那条流淌了千年的小河也被改了道,原来土路两旁生长了十几年的白杨也被砍伐净尽,池塘、水渠、梯田似的地貌……那些“抹不掉的记忆”,也都被破坏了。

  乡村规划不是*一切、照搬城里那一套。而是要本着不丢掉农村固有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田园风貌的原则来合理规划。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就特色明显的村庄,相关部门可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再做规划,这样不仅保护了乡村特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也可以杜绝因盲目规划而造成的“千村一面”的现象。

大家都在看

装修公司那家好

一般来说,一套80平米的普通住宅,如果选择中等档次的装修,费用大概在10万到20万之间。如果选择高档次的装修,费用可能会超过30万。这些都是大概的价格,具体费用还需要根据你的需求和装修公司的报价来确定。在选择装修公司时

应城市水利建筑勘察设计院怎么样?

应城市水利建筑勘察设计院的经营范围是:从事资质范围内的经营活动。在湖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7226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和1000-5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5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

湖北省地级市有哪些

湖北省地级市共12个: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阳、鄂州、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