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利用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的答案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介绍一下改题答案吧。
如何利用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正确答案: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具体筹划中,如果一个企业大大超过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完全可以把该企业进行分立,组成几个小型微利企业,每个小型微利企业经营某一方面的专业业务,这样可以减轻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负担。
但要权衡公司分立所花费的各种成本(如注册费、各种管理费用),以及节税效益及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规划战略,慎重决策。
小型微利企业有什么认定标准如何利用小型微利企业税收待遇进行税收筹划法律主观: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对于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法律客观:《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第一条 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第二条 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小微企业纳税身份筹划原理首先由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缴纳增值税时存在区别,纳税人在税法规定可以选择身份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税负测算,选择恰当的身份。
其次销售额达不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的纳税人和新开业的纳税人,如果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会计制度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此时,纳税人申不申请认定,就有筹划的空间。
最后在不考虑发票开具和出口退税的情况下,纳税人选择哪种身份税负较低,可以用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判别法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