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06 12:26:12

换成“洋”企业

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因此由内资企业向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等经营模式过渡,不失为一种获取更多减税、免税的好办法。

注册到“宝地”

凡是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可享受到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

进入特殊行业;比如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等行业。

做管理费用文章;

企业可提高坏账准备的提取比率,坏账准备金是要进管理费用的,这样就减少了当年的利润,就可以少交税;此外,企业也可以尽量缩短折旧年限。

从销售入手;

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时间。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延迟收入确认的时间。

合理提高职工福利;

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考虑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职工教育基金等统筹基金,进行企业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等,这些费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时也能够帮助私营业主调动员工积极性,减少税负,降低经营风险和福利负担。

用而不“费”。

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应考虑到如何对经营中所耗水、电、燃料费等进行分摊,家人生活费用、交通费用及各类杂支是否列入产品成本。

企业在应对一些税务风险该如何处理

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制定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控审计与监督,达到控制税务风险的目的。针对税务风险管理中监控环节,完善税务管理制度,制定税务风险管理办法,应对税务风险的发生。

定期评估税务风险

企业要定期开展税务风险评估工作,识别税务风险、分析税务风险,提出有效的税务风险应对措施,撰写税务风险评估报告,对发现的税务风险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便于领导者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及时化解税务风险的发生,有效降低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定期开展税务风险内部审计

定期审计检查税务风险评估报告中的问题,促进税务风险防范责任,推动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

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合理利用

企业对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正确认定,对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项目,税务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向税务机关提供全面、准确的材料,税务管理部门负责向税务机关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税务管理部门同时也要接受税务机关的核实审查。

加强企业涉税人员的素质水平

企业不但要加强涉税人员的业务素质,而且还要不断提升涉税人员的道德素质,最大限度发挥涉税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合理避税,规避风险。

加大宣传培训,强化税务风险意识

企业应该定期组织税务风险知识培训,针对税务风险方面的问题和相关应对措施,对涉税人员进行集中讲解,提升涉税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企业税务风险应对能力。

如何规避税务风险

规避税务风险的方法具体如下:1、健全制度基础:(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企业应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便于控制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2)健全税务代理制度:税务代理机构应依照行业性的统一管理,在代理范围、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等方面逐步规范。

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1)明确纳税人权利:为实现任何经济个体能从缴税安排中获益,政府应对纳税人的权利加以明确;(2)正确评价税务风险:评估预测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风险,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关键;(3)适时监控税务风险:企业应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适时监控,尽可能实现企业税务的零风险。

大家都在看

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一)健全制度基础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当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完善,税收制度也逐渐健全,但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上述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这一

如何有效控制和规避税务风险

(一)健全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经营决策。税务风险伴随着企业的生产与发展。若要规避风险,必须从业务抓起。首先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制定各种科学的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严格的内部业务工作流程,进而约束企业每一名

中小企业税务管理的问题与措施

(三)企业内部控制不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税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很多中小企业并未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虽然具有内控制度,但没有深入到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中小企业为节省人力成本,会计和出纳常为一人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