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附加税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实际会计核算中,出现附加税退税的情况,具体该怎么做会计分录?一、附加税退税会计分录1、如果是当年缴纳的附加税退回: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附加税2、同时冲销之前计提分录:借:应交税费——附加税贷:税金及附加二、收到税务局附加税退税的会计分录1、如果形成了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方余额,则做以下会计分录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2、如果原来计提过所得税费用,则做以下会计分录处理:借:银行存款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结转时,做以下会计分录处理: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未分配利润三、小规模纳税人收到银行退附加税的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负号)贷:营业收入(负号)应缴税费——增值税(负号)将蓝字发票入账: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营业收入应缴税费——增值税四、附加税费是什么意思?附加税费是随正税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包括两种:1、按正税的征收同时而加征的某个税种;2、正税征收的同时,再对正税额外加征的一部分税收。
常见附加税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增值税附加税怎么计算?增值税附加税一般包括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
市区城建税按增值税的7%计算,县镇按增值税的5%计算。
计算公式: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增值税+消费税)*适用税率2、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的3%计算。
计算公式:教育费附加=(增值税+消费税)×3%3、地方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的2%计算。
计算公式: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税+消费税)×2%更多推荐:一般纳税人什么时候计提附加税?。
小规模收到附加税退税如何做会计分录?附加税是正税的对称,比如增值税附加税包括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
对于小规模公司而言,收到到附加税退税应怎么做会计分录?小规模纳税人收到附加税退税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借: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借方红字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借方红字贷: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贷方红字应交税费-地方教育附加贷方红字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内容为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金,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计算方法增值税附加税是附加税的一种,是以增值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的,通常包括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
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的百分之三计算;地方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的百分之二计算。
教育费附加=(增值税+消费税)×3%;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消费税)×2%。
附加税,正税的对称,指随正税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以正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
附加税包括两种:(1)是根据正税的征收同时而加征的某个税种。
这种作为税种存在的附加税,通常是以正税的应纳税额为其征税标准。
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增值税、消费税的税额作为计税依据的。
(2)是在正税征收的同时,再对正税额外加征的一部分税收。
这种属于正税一部分的附加税,通常是按照正税的征收标准征收的。
如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同时征收的地方所得税,是附加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按照一定比例(应纳税所得额的3%)加征的税收,即为此种附加税。
附加税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多缴增值税导致多缴纳的附加税也属于税收征管法所规定的多缴纳税款,没有禁止性规定的情形下,应可随增值税一同退还。
在没有跨年时,可以做一下分录:
借:应交税费—附加税退税
贷:税金及附加
借:银行存款
贷:其应交税费-附加税退税。
如果跨年的情况下: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附加税退税
借:应交税费—附加税退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