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率:83.85%。
学费:2900元--5500元/年。
热门分析:财务管理对于整个企业而言,就相当于链条对于自行车,一旦链条失灵,整个自行车也就无法行动了。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同时兼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考生类别:文史类、理工类。
就业前景:主要到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辽宁、浙江、上海、广东、北京。
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
就业行业或部门 百分率
17.77%
录取研究生 6.78%
13.36%
8.48%
10%
其他事业单位 2.12%
0.86%
59%
医疗卫生单位 0.19%
科研设计单位 0.48%
注:本专业的各方向及就业率分别是:理财学67.5%、资产评估100%。
什么是税务筹划?税务方案怎么选?“税收筹划”指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经济利益。
一般来说不同的筹划人员所制定的税务筹划方案是不同的,但大都存在以下几点共同点:
涉税问题的认定。一般来说筹划人员在制定税务筹划方案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理财活动和涉税,这就使得其在制定方案的时候,会在方案中体现出理财活动和涉税项目的性质。另外会对于企业税务筹划过程可能涉及到的税种信息,以及于税收法律产生的关系进行阐述。这样可以让企业经营者更加明了的了解到筹划工作。
筹划方向的分析。通常税务筹划人员的专业性都很强,并且对于税法和政策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在制定筹划方案的时候,会对于涉税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的后果、筹划的空间大小以及可以解决的问题等方面信息进行表述。
备选方案的制定。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税务筹划的风险,一般筹划人员在做方案的时候,会做好备选方案的设定。并且对于各个问题,都会做好配套的税务筹划方案。需要明白的是:在做税务筹划方案的时候,要对涉及到经营活动、财务运作和会计处理等方面拟定配套方案。
备选方案的评估于优选。无论是税务筹划方案主体还是配套的备选方案都需要认真对待,且需要做好评估和优选。需要明白的是:对于多种备选方案进行详细评估和选择,而可以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同时也能有效的降低筹划过程中的风险,确保筹划目的的完成。具体的可以找专业的机构比如北智。
税务筹划是怎么样的法律主观:税务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税务筹划具有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风险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下面 网 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筹划性 筹划性,是指在 纳税 行为发生之前,对经济事项进行规划、设计、安排,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流转税;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缴纳财产税。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对纳税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另外,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税收规定也是有针对性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待遇也往往不同,这在另一个方面为纳税人提供了可选择较低税负决策的机会。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额已经确定而去偷逃税或欠税,都不能认为是税务筹划。 目的性 税务筹划的直接目的就是降低税负,减轻纳税负担。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选择低税负。低税负意味着较低的税收成本,较低的税收成本意味着高的资本回收率;二是滞延纳税时间(不是指不按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欠税行为),获取货币的时间价值。通过一定的技巧,在资金运用方面做到提前收款、延缓支付。这将意味着企业可以得到一笔“无息 贷款 ”,避免高边际税率或减少利息支出。 风险性 税务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税收收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与税务筹划的成本和税务筹划的风险有关。 税务筹划的成本,是指由于采用税收筹划方案而增加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含成本,比如聘请专业人员支出的费用,采用一种税收筹划方案而放弃另一种税收筹划方案所导致的机会成本。此外,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准确或操作不当,而在不知觉情况下采用了导致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的方案,或者触犯法律而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都可能使得税收筹划的结果背离预期的效果。 专业性 专业性不仅是指税务筹划需要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进行,而且指面临社会化大生产、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业务日益频繁、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各 国税 制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仅靠纳税人自身进行税收筹划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税务代理、税务咨询作为第三产业便应运而生,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税务筹划对于众多企业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给 公司 的运营方面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合法税务筹划的前提下,应选择多种纳税方案时,纳税人可以利用对税法的熟识、对实践技术的掌握,做出纳税最优化选择,从而降低税负。对于违反税收法律规定,逃避纳税责任,以降低税收负担的行为,属于偷逃税,要坚决加以反对和制止。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网进行 律师在线 咨询。
法律客观:《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 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