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中国赶超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光辉之路,是让中国人民富强起来的康庄之路,同时也是中国社会迈进民主与法制的和谐之路。作为一个国民意志的代表和管理当局,国家政府在管理和指挥全体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和维持社会生活的活动中,必须通过税收的手段向纳税人征收一定数量的财富,才能保证其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使得其权力行使有效。有史以来的历朝历代无不是纳税人向政府的税务机关履行纳税义务,而政府的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行使课税权利。这种权利与义务的形而上学单一方向思维,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思想得到解放的中国纳税人才真正开始拿起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去分析和解释权利与义务之间应有的正确关系,即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税法是确立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主体地位、利益分配格局和利益调整规范的法律。税收机关有权运用税法征收、征足属于国家利益主体的那一部分利益,这是法定的政府权力;纳税人亦可以运用税法保护、保足属于纳税人利益主体的那一部分利益,这是企业的法定权利。同时,企业拥有依据税法及时、足额纳税的义务;而税务机关也有依法精确计算和检查纳税人纳税金额的义务,做到不向纳税人多征税。
税收筹划的目标是什么?税收筹划的目标,具体如下:1、减轻税收负担,税收筹划首先要帮助纳税人减轻税负,这是税收筹划方案的最高目标。
直接减轻税收负担是企业税收筹划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2、实现涉税零风险。
所谓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缴纳税款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3、获取资金时间价。
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纳税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当期应该缴纳的税款延缓到以后年度缴纳,从而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这是税收筹划目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4、提高自身经济利益。
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使总体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不仅仅是少缴税款。
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应该从长远来看。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应服从企业的长远目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在相当长的时段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5、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不可少的一环,借以从依法纳税的角度对权力和权利的失衡进行调整,以实现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6、税收筹划的主导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明确了税收筹划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对税收筹划目标各种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了。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
统筹税务筹划税务筹划的三个层面——
战略管理层面
战略高度的税务筹划,通常应考虑以下问题:
(1)股权架构与层次如何设计与安排,对未来财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成立项目公司还是不成立项目公司,用法人股东还是自然人股东?关联的考量?注册地点安排在哪里更合适?
(3)注册资本多大以及出资形式不同对财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土地方与资金方如何合作?不同形式拿地税负比较,怎样最低?
(5)如何增加拿地过程中的土地成本例如拆迁成本?
(6)与政府如何合作与谈判?代建市政项目款项如何收回?
(7)一级与二级如何联动以增加土地成本?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经营管理层面
从经营的角度规划,通常应考虑以下问题:
(1)开发产品设计不同对企业税务的影响,比如户型面积应定多大?应建独立车库还是地下连体车库?
(2)商业和住宅比例、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比例;
(3)对外合同条款如何从财税角度修改最合理?
(4)报建形式、开发分期对税收的影响?
(5)如何增加工程成本?
(6)销售价格的制定与财税测算;
(7)促销方案选择对财税的影响;
(8)毛坯还是精装修?装修方案的税收测评;
(9)销售折扣管理与内控制度的落实;
(10)自己销售还是请专业公司销售,付费方式不同对税负的影响?
理财层面
从理财角度规划,往往是财务人员在考虑,空间有限,绝对金额往往不大。比如费用发生后计入什么会计科目可节税、用什么样的费用分摊标准对公司最有利、资金利息计算方法的选择、合并或分期清算的选择、高管高额奖励如何规避个税等等。
如能事前从以上三个角度综合进行企业税务统筹与规划,不仅可大大降低企业税负,同时也利于公司的良性发展。
税务筹划方法:
直接利用筹划法
国家为了实现总体经济目标,从宏观上调控经济,引导资源流向,制定了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纳税人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国家是支持与鼓励的,因为纳税人对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的越多,越有利于国家特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纳税人可以光明正大地利用优惠政策为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
地点流动筹划法
纳税人可以根据需要,或者选择在优惠地区注册,或者将现时不太景气的生产转移到优惠地区,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