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问我就对了,听我慢慢道来,先告诉你医保钱是怎么缴纳的。
缴纳
单位:按你工资数的9%缴纳,其中70%进入统筹部分,30%进入个人帐户;
个人:按你工资数的2%缴纳,全部进入个人帐户;
例:如你工资3000元,单位缴纳270元,你缴纳60元,当月进入你个人帐户为270*30%+60=141元,进入统筹部分270*70%=189元
(注:个人帐户你懂了,所谓统筹就是所有参保的人把钱放在一起,谁有病谁用,那189元不再是你个人专有的了,所以不存在你统筹帐户有多少钱,那里面有几十亿的资金,存在当地政府的财政帐户里)
下面我再告诉你怎么用钱,因为太专业,我尽量写的让你明白点
使用
个人帐户:里面是你每月工资9%*30%+2%累计来的,你可以在药店买药,可以在医院支付自付部分的花费,用完就要掏现金了。
统筹部分:如果说个人帐户的钱是有限的,那统筹的钱就没有数字了。一般统筹的钱用于你住院期间的花费和慢性病在门诊的花费(如高血压等)
例:某人得XX病住院花了8000元,按规定,1000元以上部分开始报销,1000-8000的部分可以报销85%,那你得付1000+7000*15%=2050元, 医保报销了7000*85%=5950元,同时你付的2050元还可以用个人帐户的余额支付,不足部分现金支付。
所以医保的宗旨就是大家出钱,谁有病谁用,是共济的形式。
纯手工打造,分不给我天理难容啊,呵呵~~~
税务筹划的四大主流方案是什么?你知道吗?(税务筹划的概念及特点)企业税务筹划是每个企业必须制定的财务政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合理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运营负担是企业不得不去考虑的事。
那么,上海的本地企业如何开展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节约税款,以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同时节约企业成本呢,下面就税点点一起来看一下。
利用企业清算进行税务筹划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其它原因,必须通过终结清算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清算所得是指企业清算的全部资产或者财产扣除清算费用、损失、负债、企业未分配利润、公益金和公积金后的余额,超过实缴资本的部分。
在资本公积金中,除企业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和接受捐赠的财产价值外,其它项目可从清算所得中扣除。
对于重估增值和接受捐赠,发生时计入资本公积,清算时并入清算所得予以课税,这相当于增值部分可以延期纳税。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创造条件进行资产评估,以评估增值后的财产价值作为折旧计提基础。
这样可以较原来多提折旧,抵减更多的所得税,从而减轻税负。
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在实施某一项筹划方案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任何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获取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实施该方案付出税收筹划成本,只有在充分考虑筹划方案中的隐含成本的条件下,且当税收筹划成本小于所得的收益时,该项税收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搞好企业与税收管理者的关系同税收管理者搞好关系对于纳税人有特别的意义,这种意义在于税收管理者在执法中有“自由裁量权”即在税法规定尚无力顾及的地方、在税法规定偏于原则性的领域、在税法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区间和在特定的场合下税收管理者有其特定的管理威严,企业谋求这种威严为我所用。
此外,税收管理者每每在制定一些具体的税收管理制度、办法、措施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向有影响力的企业“讨教”。
适时提出对税收管理者有建设性的建议会增强征纳双方的好感,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或者主动出击,由于企业是在当地具有影响力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职能,企业的兴衰对当地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培训当地政府官员,使其游说政府制定有利于企业的政策。
这样可以赢得当地政府的好感,又可使自己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很快的打开市场。
利用存货计价方法开展税务筹划存货是确定构成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
企业所得税法允许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但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利用收入确认时间的选择开展税务筹划企业在销售方式上的选择不同对企业资金的流入和企业收益的实现有着不同的影响,不同的销售方式在税法上确认收入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通过销售方式的选择,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合理归属所得年度,可在经营活动中获得延缓纳税的税收效益。
利用费用扣除标准的选择开展税务筹划费用列支是应纳税所得额的递减因素。
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地列支当期费用,减少应缴纳的所得税,合法递延纳税时间来获得税收利益。
税点点,创新型互联网税务筹划服务平台。
面向七千万中小微企业提供合理节税服务,减轻企业税务负担。
节税效果明显。
上海企业税收筹划哪里做的好很多企业经营者对税务筹划的认知甚至只停留在两个事情上,第一个会计账务,第二个是发票,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税务筹划"。当然,大家通过网络或各种书籍,也看到很多税务筹划的介绍或所谓的案例,可惜的是,大部分方案最终都不能落地,不具有操作性。主要原因包括对税法、税收政策理解不准,没有充分考虑到非税成本,名为"筹划"实为偷逃税,缺乏有实操经验的专业人士及团队等。
合法性是税务筹划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征。传统"税务筹划",大家可以看到,我在这里加了一个引号,比如利用账务、发票进行的"筹划",将面临高企的法律风险。其背景是,新常态下,我们的税收增长也趋于缓慢,税收政策和征管的执行口径都在收缩。从税收立法方面来看,我们当前正在推进"六税一法",营改增以后我们营业税就消失了,严格意义上说,按照目前的规定,年营业额超过五百万都要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发票转变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很多以前房地产、金融投资领域,利用发票进行的传统"筹划"面临的涉税法律风险将会陡。
从实际征管来看,在国家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的大背景下,国家税务总局在强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从2017年开始,CRS的实施,境内外反避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上海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三个合法路径
合法开展税务筹划的三个路径
传统的不太规范的"税务筹划"将无以为继,合法、合规的税务筹划是企业理性、必然的选择。结合我们所做的大量的案例,我认为税务筹划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战略架构层面,企业应该搭建起最优的税务架构,比如集团总部、总公司、母公司、控股公司的安排与筹划;营改增下,集团内部业务的整合;金融投资公司股权架构的安排,等等。二是商业模式层面,主要通过合同涉税条款的拟定来实现。第三个层面,税务管理层面,主要是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成本费用的扣除政策。
三个层面,对应我们企业的战略决策层、经理层、业务部门,因此税务筹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人参与,尤其是税务架构的搭建和商业模式的选择,没有公司中高层管理者的参与和支持,是无法实现的。比如促销政策的选择,如果没有市场部门等其他部门的参与,税务筹划可能不太好做。因此,税务筹划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事情,需要统筹各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