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银行贷款税务风险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25 20:17:51

报表层面的风险点

税负率明确低于同地区同行业水平。

成本结构明显区别于同行业同类产品,比如可抵扣进项的成本明显偏高,可能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成本结构与产品配方不符,比如有的企业发生一个产品耗用多个包装盒的低级错误,再比如,投入材料与产品没有关系。

成本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而又没有推出新配方产品。

毛利率年与年之间、月份与月份之间起伏明显,又没有合理的解释。

毛利率或纯利率远远高出同行,或者远远低于同行,都可能被重点检查。

期间费用率偏高,大部分毛利被费用“吃掉”,导致企业微利或亏损,很容易被发现隐瞒收入。或者,期间费用明显偏低,提示可能“另外有一本账”,大量白条费用做在“另一本账”上面。

制造费用存在异常,比如水电费与产能不配比、外加工支出与产量不配比。

资产负债表结构异常,有形资产多,产值却很小,“大公司做小生意”,可能被怀疑有两本账。

物流费用占的比重偏高,可能被发现隐瞒了收入。

现金流呈负数,可能牵出“两本账”。

存货账实差异大,账多存少(虚库),或者存货时间太长,一直没有动用。

生产环节“在产品”账多实少,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产能分析出现异常,包括设备产能评估、人工产能评估、材耗产能评估、制造费用产能评估、期间费用产能评,这些产能如果明显低于同行水平,可能存在隐瞒收入。

公司一直亏钱或微利,股东却大量借钱给公司,可能被怀疑有销售收入直接进了股东的口袋。

预收账款挂账时间太长,被强行要求确认收入履行纳税义务。

频繁出现大额现金收支,以及大额现金长期挂在账上,可能存在账外收支。

股东几乎没有缴个税,而股东个人资产很多,提示股东有“账外收入”。

账务层面的风险点

股东个人费用,在公司报销。这种情况,将被视为分红,企业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用公司资金购买资产,资产所有人写成股东,资产的费用、折旧却在公司列支。这里有多个问题:股东涉嫌挪用公司资金、股东变相分红当缴个所得税、股东资产费用、折旧在公司列支也将被视为分红,须缴个人所得税。

没有成立工会,却计提工会经费,发生支出时,没有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专用凭据。所得税汇算时,这将被调整。

跨年度列支费用,比如上年12月的票据,拿到本年来列支。

不按标准计提折旧。

制造企业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结转销售成本时,无相关附件,或者存在随意性,或者不能自圆其说。

以现金支付工资时,无相关人员签字。

工资名单与社保名单、合同名单不一致。

商业保险计入费用,在税前列支。

生产用原材料暂估入账,把进项税额也暂估在内,虚增成本。

过期发票、套号发票、连号发票、假发票等入账列支费用。

货款收回后,挂在往来科目中,长期不确认收入。

非正常损失材料、非经营性耗用材料,没有作进项转出。

捐赠、发福利等视同销售行为,没有确认销售收入。

福利性质旅游和奖励性质旅游混在一起。前者属于福利费,后者吃于工资性收入。

非本公司人员在本公司报销费用,比如帮助客户、领导、外部专家报销机票、旅游开支等。

产品移库处理不当,被要求确认为收入。

总公司与子公司、分公司之间关联关系没有撇清,存在价格转移,被税务要求按市场定价确认收入。

未经批准,总公司与分公司合并纳税。

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其费用不得抵扣进项。

打折销售、买一送一、销售返利等处理不当,导致增加税收。

股东借支,长期不归还,被视为变相分红,要求缴个人所得税。

直营店缺乏独立营业执照,涉税事项牵汲总公司;另外,本来可以按个体身份纳税的门店,却要求按总公司一起查账征收。

对外投资协议不完善,被税务认定为借款,因此所得税的投资收益须再交一次所得税。

借款给关联企业,不收利息,或者利息不入账。不收利息,属于“利益输出”,不入长属隐瞒收入。

固定资产或待摊销支出,没有取得正规发票,折旧和摊销额不能税前列支。

费用项目混肴: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培训费、福利费等有扣除限额的费用,是重点检查项目。

边角余料销售收入明显较高

财政补贴性资金,核算不当导致税务风险。

关系法人之间,无偿划转资产,包括设备,以及无偿提房产等,均要视同销售或租赁,确认收入纳税。

应收、预收、应付、预付等科目存在虚假户头,并且长期挂账,可能牵出“两本账”。

非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员工上下班接送班车,不得抵扣进项税。

非公司名下车辆,费用不得在公司报销列支(租给公司的除外)。

不同法人主体之间借货还货,虽然不涉及货币收支,但依然是销售行为,应当缴纳增值税。

企业将银行借款或自有资金无偿借给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涉及营业税风险。

宣传活动赠送礼品,须代扣代缴个税。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如果涉及个人股东,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因此,不要直接转增资本。股东个人借款转资本,也存在类似风险。

“外账”附件与“内账”明显不一样,包括版式、纸张、签名等。

几乎没有白条,与当前的环境不符,可能提示还有一本账。

差旅费用、招待费用等少得可怜,明显与公司规模不符,提示可能因为现金流不足,有大量费用没有入账,或者,有大量白条费用进入了“另一本账”。

发票层面的风险点

收到专用发票,却没有用于抵扣,也没有入账。当某一天,供应商涉税时,顺着这些发票摸查过来,就可能发现本企业存在“体外循环”、“两本账”。

2.供应商不能开专用发票,供应商让他的上家,开给本企业。这种专用发票,不能用于抵扣。

专用发票商品品名与实际清单不符,或者没有清单。

大头小尾发票,手工的是撕下来开,机打的也存在税控机打一联,然后用普通打印机伪造一联的情形。“阴阳发票”性质类似,于客户联和记账联、存根联抬头不一致。

5.买发票的风险:买 来假发票、套号发票,也有卖真发票的卖给你,但在当月最后一天作废处理,你拿到的发票就成阳废票。

客户方涉税,或者国企受反腐调查,可能把你买的发票事查出来。

第三方开发票,委托付款的风险。增值税法规要求,必须“票、款、物三统一”。

账户管理

在银行开具辅助账户,不向税务申报,收入进入这个账户,不确认收入。这种查出来性质比较严重。

个人卡长期使用于收款,而金额进出很大,累计金额也大在。这很容易受到监管,从而查出未确认收入。

个人卡用于收取货款,却同时用于支付供应商款,一旦供应商涉税被查,这些个个卡也就暴露了。

个人卡用于收取货款,同时通知经销商,导致很多人知道这些卡在用于收取货款。

股东个人卡信息被泄露。

反洗钱监控,牵出个人卡收取大量货款的风险。

企业向银行贷款并转借关联方,不收取利息,向银行借款的原企业在税务上存在什么风险?

存在资本弱化的风险。

你的借款会被税务机关按市场公允利率来核定借款利息,以确认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以及印花税的税额。

贷款大有税务分险吗

你想问的是贷款大有税务风险吗?有一定的风险。

企业向银行贷款需要交税,其中包括增值税,附加税费,企业所得税,印花税,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个人贷款金额大也是会有一定的风险的,未按时还款,也会影响个人信用及个人生活。

贷款有风险,如果你有大额贷款,建议你准时还贷,以免影响生活,影响个人信用。

大家都在看

公司向个人无息借款税务风险是什么

公司向个人无息借款税务风险是什么公司向个人无息借款没有涉税风险的.如果企业接受股东的无息借款,应当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确认财务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无息借款的利息视同为股东对公司的利息捐赠.

银行贷款利息银行不给开增值税发票有什么风险?

银行贷款利息,银行不给开增值税发票,有什么风险很多财税专家撰文指出,发票不是企业税前扣除的唯一凭证,举例时都会列举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可以工资结算单、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个人所得税扣缴情况等为凭;企业支付

税务贷款 风险点

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60周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持有合法有效身份证件.3.我行电子银行客户,且持有我行颁发的安全认证工具.(目前只支持二代K宝客户)4.信用状况良好,5.不存在未到期的"网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