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家药企查账结果公布之后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销售费用占比过高。300多家医药企业查账之后销售费用占总收入的15%,就有很多很多的猫腻了,至于说到底有什么,那我们就不能一一详谈了。
共性的一些问题,有些企业存在虚构原始凭证增加销售费用这样的方法,这个可以说挺常见的,就比如我开了个公司,今年利润是1,000万,销售费用没有那么高,就是50万到80万之间,但是我觉得销售费用的抵扣完全不止这点费用,我可以抵扣的更多,因为抵扣的更多,到时候所得税交的就会更少,所以我虚构一些原始凭证,我本来没有去那个饭店吃饭,但是我跟饭店商量好了,你给我开个票,开1000块钱的票,我给你30块钱或者给你50块钱,对于这些个体来说,他们开票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正常来说,查账一般就是查一般纳税人,对于个体工商户以及小规模查的频率会比较低,或者说几乎是不查的,他们的进项销项管理就没有那么严格,我可以从他那儿每个月或者每季度看到45万以内的票,当然了我不会从一家地方开,那不是很憨批的行为吗?我多找几个地方啊,我把销售费用顶上去顶到15%左右,那最后我抵后的费用就更多了,到时候我的利润就更少了。
穿透式查账查了77家企业,查了之后多多少少都有问题,我们客观的说,作为一个财税人员,自己对这个行业多少也是有一点了解的,要说一个公司的这样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个可能性不是那么高,就是说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吧,大部分企业无论是小规模还是一般纳税人,你是自己会计做的还是说找带上公司做的,他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问题,只不过有的可能比较小,就是比如说多做了人工,那最近管得比较严了就不行了。
但是有的还比较严重的那种进项销项差,太多的人工作多了,但是没做社保的这种情况一旦被查账那都挺严重的,尤其是现在金税4期一上线这东西对你进项销项的管理十分严格,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企业,你被查了都有风险,你到时候可能就会降低你的信用等级,你贷款之类的会很麻烦,也可能会降低你的票额,从10万的给你变成1万的,这都有可能的,最重要的是你要是税务异常了,这事就麻烦了。
企业在税务方面一般会有遇到什么问题一般会遇到如下问题:
纳税申报不准确。
开具发票不规范,税收分类选择编码不准确,适用税率不准确。
取得发票不规范,货与款不一致等等。
对税收政策不熟悉,业务不够,学习不够,参加培训不积极。
老板必须知道的企业15大税务风险老板必须知道的企业十五大税务风险
内部借款
内部借款是指股东向公司借钱,股东向公司借款有可能涉嫌抽逃注册资本也可能涉嫌“视同分红”(股东借款超过一个纳税年度未归)从而导致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风险。
账外资金回流
把钱借给企业会被怀疑账外资金回流,比如一个做服装生意的老板卖了1000万元的脱衣服,客户都不需要发票,于是老板把这笔钱入进了自己的个人口袋,后来企业要进货需要钱,于是向老板个人借款,这个时候,税务局会认定为企业做两套帐,有账外资金隐藏收入,这对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风险。
商业回扣
商业回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常见,一位企业老板他们一年营业额9000万有差不多将近2000万的回扣,但这些回扣多,不可能会有发票的,更不可能代收受人扣缴个人所得税。常见的就是医疗器械或者医药行业。
支出无票
所谓支出无票,就是钱花出去了,但是没有拿到发票。发票对企业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做账方面,基本上,企业或财务都知道,发票是主要的原始依据。事实上,企业很多支出都是凭发票做账,尤其是大型企业,做账比较规范,普遍如此。在税局“以票控税”的监管模式下,发票是每个企业都无法绕过的问题。
账面记录不规范
企业的账本或者会计凭证上写着“代开”,“税点”,“回扣”,“送礼”,“礼品”等字眼,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
增值税发票虚开
增值税发票虚开一般指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都属于增值税发票虚开:
(1)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
(2)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
(3)进行实际经营活动,但他人为自己代开,其余的对不能反映纳税情况的有关内容,作虚假填写。
不合规票据
是指发票的抬头、日期等信息不合规。比如企业在1月份的报销中出现了12月份的发票,这就叫不合规发票。不合规票据还包括金额错误,备注档折扣等等,抬头简称是最常见的不合规定问题。
提前开发票
是指企业的交易还没有发生,成本还没有产生就庭前把发票开了,风险在于容易被税务部门认为虚开发票。
存货账实不符
民营企业存在前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要么实际存货比帐面多要委实际存货比帐面少。
财政性资金收入不缴税
财政性资金收入,许多企业以为是政府补贴,如果缴税不就又还给政府了吗?所以不缴税,留下罚款、补税、滞纳金的风险。
两套账
很多企业都有两套账,内账和外账,实际上他们两套账处理非常简单粗暴,甚至根本不需要稽查,一看对外报表就能判断在通过两套账进行偷税。
大额不需要支付的应付账款
这很可能是企业买发票时,票买进来了,货款却不用付,只好挂“应付帐款买票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最后在财务帐上留下后遗症无法消除。
公司注销问题
随着金税四期上线,社保入税、工商信息联网、银行流水监管,国家在不断地营造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税务管理不规范的企业,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逃避风险,最好的办法不外乎规范企业纳税或注销企业。事实上。注销公司一般要做3-4年的税务稽查审计,企业的问题,能经得住稽查?
收入确认按开票时间确认
很多企业是收款的时候开票、确认收入,但也有企业存在客户要发票、打款时间和正常销售时间不一致的情况。如8月1号把货卖了(货已发送完毕)11月1号客户才给付款。
这种情况下,什么时候开票并纳税呢?纳税义务时间是什么时候?按税法规定,纳税义务时间是8月1号,但是大多数企业都是把11月1号客户付款并给客户开票的时间作为纳税义务时间,这也将导致税务风险。
公司账户套现
出借账户,或者帮客户提取现金。客户向企业购买10万元货款给了一张15万元的支票,让客户帮忙提取5万元的现金(不是要回扣,发票面额还是10万元),容易被认定为价外费用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