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企业税务筹划课程设置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04 18:14:45

作为一名税收学专业的学生,我想我是有发言权的啦啦啦!像我们学校税收学专业的主修课程,也就是学科的必修课,分为学科基础必修和专业必修两类。

学科基础必修。主要有宏观经济学(3学分,48学时)、微观经济学(3学分,48学时)、货币金融学(3学分,48学时)、财政学(4学分,64学时)、会计学(3学分,48学时),还有计量经济学(3学分,48学时)和统计学(3学分,48学时)等,后面两门对于数学不太好的同学来说比较难一点,不过在此之前我们有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作为基础哒!而财政学在这其中是学分最高的,有4学分之多,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它是最重要的。

专业必修。主要有税法(上下各3学分,分别48学时)、税收筹划(3学分,48学时)、税收原理与税制(3学分,48学时),还有税务会计(3学分,48学时)、财务管理(3学分,48学时)、中级财务会计(3学分,48学时)等。

首先,税法!这个我们分了两学期学完,总共6学分,96学时,可以看出这门课的重要性了!作为税收学专业的学生当然要把这门必修课程好好学透了!

其次,税收筹划、税收原理与中国税制,也是两门重量级的必修课程了,税收原理与中国税制偏理论一些,更多的讲的是原理;而税收筹划偏实务一些,会讲一些企业筹划的案例。

最后,税务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这三门有个共同点就是跟会计相关!这里要强调的是:税务和会计不分家呀!要想学好税务必须要把会计基础打好,所以学科基础必修的会计学得好好学!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够满意噢!满意的话可以采纳一下~

税务筹划的步骤流程是怎样的?

财税筹划的基本步骤? ,欢迎关注,点赞,下次精彩内容推荐,业务办理请私信或电话,杭州财税筹划的基本步骤? 收集税收筹划必需的信息 1、企业涉税情况与需求分析。不同企业的基本情况及纳税要求有所不同,在实施税收筹划活动时,首先要了解企业以下基本情况:企业组织形式、筹划主体的意图、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投资意向、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企业的需求和目标等等。其中,筹划主体的意图是税收筹划中根本的部分,是税收筹划活动的出发点 2、企业相关税收政策与环境分析。全面了解与企业相关的行业、部门税收政策,理解和掌握国家税收政策及精神,争取税务机关的帮助与合作,这对于成功实施税收筹划尤为重要。有条件的,建立企业税收信息资源库,以备使用。同时,企业必须了解政府的相关涉税行为,就政府对税收筹划方案可能的行为反应做出合理的预期,以增强筹划成功的可能性 3、确定税收筹划的具体目标。税收筹划其目标是企业价值大化。而对上面已经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后,便可以确定税收筹划的各个具体目标,并以此为基准来设计税收筹划方案。税收筹划具体目标主要有:实现税负小化;实现税后利润大化;获取资金时间价值大化;实现纳税风险小化 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涉税问题进行认定,即涉税项目的性质,涉及哪些税种等;其次,对涉税问题进行分析,即涉税项目的发展态势,引发后果,税收筹划空间大小,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然后,设计多种备选方案,即针对涉税问题,设计若干可选方案,包括涉及的经营活动、财务运作和会计处理确定配套方案

《纳税筹划》课程讲什么内容?

《纳税筹划》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主要介绍了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纳税筹划咨询的基本规律;第二部分方法篇,主要介绍了以税种构成要素研究筹划的方法,以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筹划方法和基于企业现实的业务流程调整法、整合机构筹划法三方面内容;第三部分案例篇,从政策寻租筹划、政策利用筹划和政策规避筹划三个角度选取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和筹划方法,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纳税筹划理论和纳税筹划方法应用到具体案例中,学以致用,真正解决纳税人的涉税问题,在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中创造价。

大家都在看

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税收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论文

因此,应将《税务筹划》也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税务、财政专业则不必开设《税务会计》课程,税务专业可将《税法》与《税务筹划》作为必修课,财政专业仅需开设《国家税收》课程即可。同一专业开设的各门课程应按照知识的递进性依次开设,如

税收学是怎样的专业

例如:企业对自身纳税情况的管理和监督,政府对于企业缴税情况的检查,在合法的情况下为企业税务支出的减少进行筹划等。一、税收学的课程体系主干学科: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经济法学。《中国税制》、《外国税制》、《税收

企业如何做税务筹划

二、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展税务筹划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筹划。例如,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后,遵循国际惯例将企业所得税以法人作为界定纳税人的标准,原内资企业所得税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