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填报说明:1、社会保险登记表“税号”:税务登记证中“税字如420103748300492号”栏号码。“工商登记执照信息”:需经工商登记、领取工商执照的单位(如各类企业)填写此栏,不填“批准成立信息”栏。“批准成立信息”:不经工商登记设立的单位(如:机关、事业、社会团体等)填写此栏,不填“工商登记执照信息”栏。“缴费单位专管员”:填写参加社会保险单位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联系人,其所在部门及联系电话。“单位类型”、“隶属关系”:根据参保单位的单位类型及隶属关系,对照表下方“说明”中所对应的代码填报。“开户银行”:须填报开户银行清算行号。2、在职职工增减异动明细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个人帐户(身份证号)”:均要严格按身份证中信息填写。“个人编号”:“续保”、“转入”人员需提供其原参保的个人编号,填报此栏。“新增”人员在申报时暂不填报此栏,其个人编号待录入微机产生。(1)“新增”:原未参保人员,属新增类型,已参保人员不可按新增办理。(2)“续保”:原参加过社保,已停保或转到流动窗口投保,现续接到新单位投保的,属续保。在流动窗口投保的人员需在申报此表前将欠费缴清并办理其在流动窗口的停保手续。(3)“转入”:此处特指已参保的在征人员在本市参保单位之间的转移。(4)“市外转入”:此类人员需在单位开户手续办理完毕后,由单位到市基金结算中心办理其转入基金结算及“市外转入”异动业务。“月缴费工资”:应按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填表报。本年度新招人员,按实际发放的月工资总额填报。如果实际缴费工资不到本市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的60%,按本市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的60%缴纳;如果实际工资超过本市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的300%,按实际工资超过本市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的300%来缴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汇算清缴301职务名称怎么填?本表列示报告表全部表单名称及编号。企业应根据自身涉税业务,选择“填报”或“不填报”。选择“填报”的,需要完成相应表单的填报;选择“不填报”的,可以不填报相应表单。选择“不填报”的表单,可以不上报税务机关。有关项目填报说明如下:
《报告企业信息表》(G000000)
本表为必填表,主要反映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内部部门信息、高级管理人员信息、股东信息情况等。企业填报报告表时,首先填报此表,为后续申报提供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汇总表》(G100000)
本表为必填表,是企业报告关联业务往来情况的主表。
《关联关系表》(G101000)
本表为必填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与企业发生关联交易的关联方基本信息。
《有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G102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有形资产所有权交易情况。
《无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G103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无形资产所有权交易情况。
《有形资产使用权交易表》(G104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有形资产使用权交易情况。
《无形资产使用权交易表》(G105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无形资产使用权交易情况。
《金融资产交易表》(G106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金融资产交易情况。
《融通资金表》(G107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融通资金情况。
《关联劳务表》(G108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劳务交易情况。
《权益性投资表》(G109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接受权益性投资及投资收益分配情况。
《成本分摊协议表》(G110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已签订的成本分摊协议及其执行情况。
《对外支付款项情况表》(G111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向境外企业、机构或者个人(包括非关联方和关联方)支付款项情况。
《境外关联方信息表》(G112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与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主要境外关联方基本情况。
《年度关联交易财务状况分析表(报告企业个别报表信息)》(G113010)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编制个别财务报表的企业填报。
《年度关联交易财务状况分析表(报告企业合并报表信息)》(G113020)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填报。
《国别报告-所得、税收和业务活动国别分布表》(G114010)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需填报国别报告的居民企业,填报跨国企业集团全球所得、税收和业务活动国别分布情况。
《国别报告-所得、税收和业务活动国别分布表(英文)》(G114011)
本表内容同G114010,以英文填报。
《国别报告-跨国企业集团成员实体名单》(G114020)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需填报国别报告的居民企业,填报跨国企业集团成员实体情况。
《国别报告-跨国企业集团成员实体名单(英文)》(G114021)
本表内容同G114020,以英文填报。
《国别报告-附加说明表》(G114030)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需填报国别报告的居民企业,填报跨国企业集团成员实体具体业务活动情况说明。
《国别报告-附加说明表(英文)》(G114031)
本表内容同G114030,以英文填报。
G000000《报告企业信息表》填报说明
企业在填报报告表前,首先填报报告企业信息表,为后续报告提供指引。报告企业信息表主要包括表头、基本信息、企业内部组织部门信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信息、企业主要股东信息情况等部分。有关项目填报说明如下:
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选填“正常报告”、“更正报告”或者“补充报告”。
正常报告:报告期内,企业第一次年度报告为“正常报告”;
更正报告:报告期内,企业对已报告内容进行更正的为“更正报告”;
补充报告:报告期后,由于企业自查、主管税务机关评估等发现以前年度报告有误而更改报告为“补充报告”。
“101纳税人名称”:填报企业登记注册的中文全称。
“10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登记证上的纳税人识别号或者营业执照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03注册地址”:填报企业登记注册的地址。
“104经营地址”:填报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地址。
“105经营范围”: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范围。
“106主管国税机关”和“107主管地税机关”填报企业主管国、地税机关全称。
“108注册资本”:填报全体股东或发起人依法登记的出资或认缴的股本币种及金额。
9.“109投资总额”:填报企业按照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币种及金额合计。
10.“110登记注册类型”:填报企业税务登记证上的登记注册类型或者营业执照上的类型。
“111所属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1)标准填报企业的行业代码及行业名称。
“112独立法人”: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填。
13.“113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企业根据税务登记证或者营业执照上注明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名称填报。
“114独立核算”: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填。
15.“115适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企业根据采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选填。
16.“116上市公司”:报告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填。选择“是”的,“117上市股票代码”和“118上市交易所”栏为必填项,选择“否”的,“117上市股票代码”和“118上市交易所”栏为不填项。
“118上市交易所”:填报企业股票上市的交易所全称。
18.“119记账本位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报适用的记账本位币币种。
19.“120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填。最终控股企业是指能够合并其所属企业集团所有成员实体财务报表的,且不能被其他企业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
20.“121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名称”:企业所属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全称,有登记注册中文名称的填中文全称,没有中文名称的以登记注册的外文全称填报。
21.“122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所在国家(地区)”:填报企业所属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成立注册地国家(地区)。
“123被指定为国别报告的报送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填本企业是否被企业集团指定为国别报告的报送企业。选择“是”的,需要填报表G114010、表G114011、表G114020、表G114021、表G114030、表G114031。
23.“124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填。
24.“125执行预约定价安排”:企业根据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是否已签订并执行实际情况选填。
25.“126签订或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企业根据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是否已签订并执行实际情况选填。选择“是”的,需填报表G110000。
26.“200企业内部部门信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从最顶层起填报。同一业务职能涉及超过一个层级部门的,可以合并填报。
27.“201部门名称”:填报企业内部各部门全称,应当以中文填报。
28.“202部门履行的职责业务范围及履行职责业务流程”:企业根据内部各职能部门实际履行的职责业务范围及履行职责的业务流程进行填报,可以文字加流程图的形式描述。
29.“203员工数量”: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全年从业员工数量。从业员工数量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员工数量计算公式如下:
从业员工数量=(年初值+年末值)÷2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30.“204上一级部门名称”:填报上一级部门全称。上一级部门有多个的,应全部填报。该上一级部门与“201部门名称”栏填报为同一部门的,名称应当填报一致。
31.“300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信息”: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在企业内部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信息。
“301职务名称”:填报职务中文全称。
“302姓名”:填报所填报身份证件上姓名。
“303国家(地区)”:填报所填报身份证件上地址所在国家(地区)。
“304身份证件名称”:选填身份证、护照等。
“305身份证件号码”:填报身份证号、护照号。
“308委任方名称”:填写任命或者委派高级管理人员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名称。有中文全称的应当填报中文全称。
38.“400企业股东信息(前五位)”:填报本报告年度最后一日按持股比例排序前5位股东的信息,与第五位股东持股比例相同的股东,其信息也需填报。
39.“401股东名称”:有登记注册中文名称的填中文全称,没有中文名称的以登记注册的外文全称填报。
40.“402股东类型”:选填企业法人、自然人、机构组织。
“403国家(地区)”:企业法人股东和机构组织股东填报依法登记注册地国家(地区),自然人股东填报“406纳税人识别号或身份证件号码”栏所填身份证件号码的证件上注明的国家(地区)。
“404登记注册类型”:企业单位投资的,按其登记注册类型填报;自然人投资的,填报自然人。
“405证件种类”:选填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身份证、护照等。境外持股企业“405证件种类”栏可不填写。
44.“406纳税人识别号或身份证件号码”:填报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号、身份证号、护照号等。
“407持股起始日期”:填报持股比例最近一次发生变动的日期。
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二)表间关系
“124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栏=表G100000“400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栏。
“126签订或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栏=表G100000“301签订或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栏。
G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汇总表》填报说明
本表为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主表,企业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适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等有关项目。
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本表包括关联交易、关联债资、成本分摊协议、同期资料四部分信息。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项目,根据《有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G102000)、《无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G103000)、《有形资产使用权交易表》(G104000)、《无形资产使用权交易表》(G105000)、《金融资产交易表》(G106000)、《融通资金表》(G107000)、《关联劳务表》(G108000)相应栏次数额填报。
“200关联债资信息”中的项目,根据《融通资金表》(G107000)和《权益性投资表》(G109000)相应栏次数额填报。
“203债资比例”栏应当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00成本分摊协议信息” 中的项目,根据《报告企业信息表》(G000000)、《成本分摊协议表》(G110000)相应栏次数额填报。
“400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栏,根据《报告企业信息表》(G000000)相应栏次数额填报。
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3列=第1 2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5行=第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3债资比例”=“201年度平均关联债权投资金额”÷“202年度平均权益投资金额”。
(二)表间关系
1.“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行第1列=表G102000第7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行第2列=表G102000第14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行第4列=表G102000第15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2行第1列=表G102000第22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2行第2列=表G102000第29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2行第4列=表G102000第30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3行第1列=表G103000第7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3行第2列=表G103000第14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3行第4列=表G103000第15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4行第1列=表G103000第22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4行第2列=表G103000第29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4行第4列=表G103000第30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5行第1列=表G104000第7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5行第2列=表G104000第14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5行第4列=表G104000第15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6行第1列=表G104000第22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6行第2列=表G104000第29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6行第4列=表G104000第30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7行第1列=表G105000第7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7行第2列=表G105000第14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7行第4列=表G105000第15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8行第1列=表G105000第22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8行第2列=表G105000第29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8行第4列=表G105000第30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9行第1列=表G106000第7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9行第2列=表G106000第14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9行第4列=表G106000第15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0行第1列=表G106000第22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0行第2列=表G106000第29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0行第4列=表G106000第30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1行第1列=表G107000第N行第6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1行第2列=表G107000第N行第7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2行第1列=表G107000第N N行第6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2行第2列=表G107000第N N行第7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3行第1列=表G108000第7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3行第2列=表G108000第14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3行第4列=表G108000第15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4行第1列=表G108000第22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4行第2列=表G108000第29行第4列。
“100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14行第4列=表G108000第30行第4列。
“201年度平均关联债权投资金额”栏=表G107000第N行第8列。
“202年度平均权益投资金额”栏=表G109000“100权益性投资情况”中的第13行第4列。
“301签订或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栏=表G000000“126签订或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栏。
“302本年度实际分摊成本金额”栏=表G110000“200参与方信息”中的第1行第8列,如签订多个成本分摊协议的为该栏的合计数。
“303本年度加入支付金额”栏=表G110000“200参与方信息”中的第1行第11列,如签订多个成本分摊协议的为该栏的合计数。
“304本年度退出补偿金额”栏=表G110000“200参与方信息”中的第1行第14列,如签订多个成本分摊协议的为该栏的合计数。
“400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栏=表G000000“124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栏。
G101000《关联关系表》填报说明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与企业发生关联交易的关联方基本信息。
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第1列“关联方名称”:关联方为企业法人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填报其登记注册的中文全称,没有中文名称的应当填报英文全称;关联方为自然人的,填报其身份证件上的姓名。
第2列“关联方类型”:根据不同关联方性质分别选填“企业法人”“其他机构组织”“自然人”。
第3列“国家(地区)”:关联方为企业法人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填报其登记注册地国家(地区);关联方为自然人的,填报第4列所填身份证件上注明的国家(地区)。
第4列“证件种类”:根据实际情况选填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身份证、护照等,关联方为境外企业法人或者境外其他机构组织的,可不填写证件种类。
第5列“纳税人识别号或身份证件号码”:关联方为境内企业法人或者境内其他机构组织的,填报纳税人识别号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没有纳税人识别号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报组织机构代码证号;关联方为境外企业法人或者境外其他机构组织的,填报所在国纳税人识别号,第4列未填写“证件种类”的,可不填写;关联方为自然人的,填报身份证号或者护照号。
第6列“关联关系类型”:根据实际情况按以下关联关系标准选填代码A、B、C等,有多个关联关系类型的,应当选填多个代码。关联关系标准如下:
A.一方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25%以上;双方直接或者间接同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达到25%以上。
如果一方通过中间方对另一方间接持有股份,只要其对中间方持股比例达到25%以上,则其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间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计算。
两个以上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自然人共同持股同一企业,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A项规定,但双方之间借贷资金总额占任一方实收资本比例达到50%以上,或者一方全部借贷资金总额的10%以上由另一方担保,与独立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或者担保除外。
借贷资金总额占实收资本比例=年度加权平均借贷资金/年度加权平均实收资本,其中:
年度加权平均借贷资金= i笔借入或者贷出资金账面金额×i笔借入或者贷出资金年度实际占用天数/365
年度加权平均实收资本= i笔实收资本账面金额×i笔实收资本年度实际占用天数/365
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A项规定,但一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另一方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特许权才能正常进行。
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A项规定,但一方的购买、销售、接受劳务、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由另一方控制。
上述控制是指一方有权决定另一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方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一方半数以上董事或者半数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由另一方任命或者委派,或者同时担任另一方的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双方各自半数以上董事或者半数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同为第三方任命或者委派。
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两个自然人分别与双方具有A至E项关系之一。
双方在实质上具有其他共同利益的关系。
除B项规定外,上述关联关系年度内发生变化的,按照实际关联关系存续期间认定。
仅因国家持股或者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派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而存在A至E项关系的,不构成关联关系。
第7列“起始日期”和第8列“截止日期”: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关联关系发生变化的,填报实际变化的日期;未发生变化的,填报本报告年度起始和截止日期。
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第2列选填“企业法人”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第4列只能选填“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
第2列选填“自然人”的,第4列只能选填“身份证”或者“护照”。
第3列选填“中国”或者第2列选填为“自然人”的,第4列和第5列为必填项。
第2列选填“企业法人”或者“其他机构组织”,并且第3列选填“中国”以外国家(地区)的,第4列和第5列为非必填项。
(二)表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