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整理了一些纳税筹划的论文题目:
纳税筹划论文题目一:
“营改增”后的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分析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筹划方法探讨
纳税筹划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企业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讨
新常态下企业纳税筹划现状与措施研究
近两年建筑业财税政策变动及纳税筹划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营改增背景下的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企业纳税筹划管理与风险防控
新形势下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性与具体策略研究
浅析纳税筹划在房地产行业的应用
企业消费税纳税筹划研究——以白酒企业为例
全面“营改增”后购货对象选择的纳税筹划
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的纳税筹划研究
债务重组纳税筹划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纳税筹划分析
关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分析
浅析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营改增”下对建筑业纳税筹划的探析
税收优惠政策视角下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分析
营改增背景下的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探讨纳税筹划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论“营改增”对不动产租赁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
在税收征管中识别纳税筹划的涉税风险
纳税筹划论文题目二:
从纳税筹划的特性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分析
现行财税制度下企业纳税筹划浅析
浅谈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以L皮革公司为例
现行财税制度下的企业纳税筹划
浅析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初探
年终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析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油气田企业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营改增”企业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
高校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析——以H大学为例
小微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基于财务管理视角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有关问题探讨
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浅议
营改增对物业管理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
“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纳税筹划探析
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环节消费税纳税筹划
利用预算管理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时代融资租赁业的纳税筹划建议
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之纳税筹划
浅谈营改增后煤炭企业的增值税纳税筹划
A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以MYKJ公司为例
纳税筹划论文题目三:
“营改增”背景下我国现代服务业商务辅助服务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问题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纳税筹划的思考——以增值税纳税筹划为例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运费的纳税筹划
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增值税新政下涉农企业纳税筹划
全面“营改增”下不动产业务纳税筹划利益分析
营改增背景下的集团财务公司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与出售方式的纳税筹划剖析
进项税额抵扣视角下租入固定资产业务的纳税筹划——基于财税[2017]90号文件
所得税纳税筹划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研究
煤化工企业并购重组中纳税筹划的实践研究
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纳税筹划研究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实施路径
企业年终奖纳税筹划研究
关于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的思考
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与对策
企业公益性捐赠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增值税税率调整对工业企业的影响以及纳税筹划
互联网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研究
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规避问题研究
消费税的纳税筹划——以白酒企业A公司为例
集团公司战略下的纳税筹划
利用Excel进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以某事业单位为例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策略思考
纳税筹划论文题目四:
论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
营改增后建筑业的税务风险及纳税筹划
后营改增时期影视行业的纳税筹划思路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
纳税筹划在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营改增”后房地产业增值税纳税筹划
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分析
新时期食品制造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白酒企业消费税纳税筹划
浅议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方式研究
有关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研究
建筑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探析
浅析影视行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
谈国有企业不同并购重组方式中的纳税筹划风险
工商业企业增值税改革后的纳税筹划——以甲商场为例的纳税筹划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纳税筹划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的纳税筹划问题
企业纳税筹划法律风险及其规避策略
高校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析——以F大学为例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分析
企业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纳税筹划论文题目五: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问题探析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问题探讨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浅析制造企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营改增”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值税的纳税筹划研究
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浅论事业单位工资薪金的个税纳税筹划
探讨“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纳税筹划的举措
基于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的研究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企业筹资中的纳税筹划问题研究
“营改增”减税效应对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影响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纳税筹划途径
“营改增”后交通物流运输业的纳税筹划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作用及其风险防范
房地产开发企业营改增后的纳税筹划问题探析
我的论文题目是浅谈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关于律师的)根据这个要求20篇参考文献,其中要有4篇是英李晓永. 纳税筹划的风险与收益分析[J]财会月刊, 2007,(33) .
盖地,钱桂萍. 试论税务筹划的非税成本及其规避[J]当代财经, 2005,(12) .
麻晓艳. 税收筹划的风险与控制[J]福建税务, 2001,(12) .
胡俊坤. 税收筹划要注意风险的防范[J]福建税务, 2002,(12) .
刘芳. 浅析企业税务筹划的技巧及风险防范[J]经济师, 2006,(03) .
王珍义. 税收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J]经济问题, 2004,(01) .
桂高平. 税收筹划的风险及其控制[J]审计与理财, 2007,(01) .
郭梅,张凤英. 纳税筹划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7,(11) .
张秋艳. 浅析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及防范[J]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07) .
陈琼. 纳税筹划风险的理性思考[J]财会研究, 2005,(07) .
梁文涛. 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的纳税筹划[J]企业管理, 2008,(07) .
王逢宝,雷定安,赵瑜婷. 浅谈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其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32) .
张新平. 税务筹划的博弈分析[J]审计月刊, 2004,(12) .
董德志. 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与防范[J]冶金财会, 2007,(05) .
西文参考文献 共找到 9 条
Rober D.Gordon. Tax Planning Handbook .1982, .
W. I. Sinclair. Allied Dunbar Tax Guide .Longman Professional and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Divisi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 .
Jefe A Schenepper. Income Tax Planning Under the New Law [J] .USA Today, 2001, (9) :27 .
IBFD. International Tax Glossary .Amsterdam: IBFD, 1988, :67 .
W.B.Meigs,&R.F. Accounting .New York: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89, :738 .
Jack Mintz,Michael Smart. Income shifting , Investment and tax competition: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provincial taxation In Canad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4, (6) .
Steven Howard Smith. Tax Accounting Choice:The Costs of Corporate Tax aggressiveness .The Axizona State University, Aug 2000, .
Sharon Kay. An Investigation of Tax and Non Tax Incentives of Relocation Decisions .Texas A&M University, 1997, .
N.J.Xawawwy. Personal Investment and Tax Planning .Macmill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
浅谈税务筹划案例分析论文范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税务筹划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运用,也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税务筹划论文,供大家参考。
税务筹划论文篇一:《浅析企业税务筹划》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税务筹划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来为企业进行节税避税是税务筹划的主要目的。本文从税务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优势和风险几个方面来阐述了税务筹划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税务筹划;风险;发展阶段
税务筹划的基本概念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根据企业经营涉及地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以遵守税法为前提条件,通过使用法律赋予纳税人的相关权利,根据税法中的“允许”与“不允许”、“应该”与“不应该”以及“非不允许”与“非不应该”等具体法律法规条文内容,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采取的旨在调整纳税时间、优化纳税机构、减少纳税金额,以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谋划和对策。
企业税务筹划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企业税务筹划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
(二)成本效益原则
一项成功的税务筹划必然是多种税务筹划方案的优化选择,必须综合考虑。一方面,企业税务筹划必须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另一方面,企业的税务筹划必须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就要求企业 财务管理 者把不同纳税方案、同一纳税方案中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折算成现值来加以比较。
(三)事前筹划原则
事前筹划原则要求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必须在国家和企业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以前,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前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中税务筹划的应用
(一)企业起步阶段的生产经营特点及相应的税务筹划方案
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通常面临很高的经营风险并配以较低的财务风险。企业应采取权益筹资的方式,较少使用或不使用债务筹资,而且此阶段企业的资金多来源于风险投资者。
(二)企业成长阶段的生产经营特点及相应的税务筹划方案
此阶段企业的财务特点已不能再吸引风险投资者的投资,此时企业仍面临着较高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选择具有相对较低财务风险的筹资方案,所以筹资应以权益融资为主,并辅之以债务融资。
(三)企业成熟阶段生产经营特点及相应的税务筹划方案
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其经营风险较低,此时的企业具备一定的财务风险承担能力。除了权益筹资以外,企业可以采取高负债的筹资方式。除了债务筹资以外,此阶段的企业还可以利用内部留存收益。
(四)企业衰退阶段生产经营特点及相应的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
企业虽然进入衰退阶段,但其经营风险还是进一步降低了,主要的不确定性仅在于企业何时退出市场或者是否能起死回生。较低经营风险的企业大多伴随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企业管理 层对那些占用资金而又无法实现盈利的部分要果断地采取剥离的 措施 ,以摆脱企业的负担。同时对那些仍有发展潜力,或市场形势大好的产品或部门则应加大投入,认真对待,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税务筹划存在的风险
(一)法律风险
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税务筹划方案时,其预期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为此企业很可能要承担补缴税款的法律义务和偷逃税的法律责任,这就是企业税务筹划的法律风险。
(二)行政执法风险
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税务筹划方案时,其预期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税务行政执法可能出现偏差,为此企业可能要承担税务筹划失败的风险,这就是企业税务筹划行政执法风险。
(三)经济风险
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税务筹划方案时,其预期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会使纳税筹划成本无法收回,会因此而承担法律义务,法律责任的现金流出,也会造成无形财产的损失,这就是企业税务筹划经济风险。
如何规避企业税务筹划中的风险
(一)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树立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首先,企业应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其次,企业应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尽力熟悉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认真掌握自身生产经营的相关信息,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仔细研究,选择既符合企业利益又遵循税收法规规定的筹划方案。
(二)提高企业税务筹划人员的素质
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对税务筹划的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因此,税务筹划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尽量减少主观判断,努力培养对客观事实的分析能力。这就需要税务筹划人员具备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业务素质。同时,税务筹划人员还要注意沟通协作能力和经济预测能力的培养,以便于在税务筹划工作中与各部门人员的交流。
综上所述,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来为企业节税,但是对于税务筹划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也要加以注意并加以规避,使得税务筹划能在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建民,张艳纯.企业税务筹划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学术论坛,2011(7).
[2]黄俊.刍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J].中国城市经济,2011(20).
[3]周开君.税务筹划的价值与风险[J].经济导刊,2010(10).
[4]盖地.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M].东北 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8.
[5]姚林香,席卫群.税收筹划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黄桦,蔡昌.纳税筹划[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计金标.税收筹划中国[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高金平.税收筹划谋略百篇[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9]徐泓.企业纳税筹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刘玉果,李连良.企业税务筹划的主要途径[J].财会通讯,2006(11).
税务筹划论文篇二:《试析电子制造企业税务筹划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子制造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电子制造企业更好地发展。本文通过对电子制造企业的税务工作的介绍,探讨加强相关税务筹划工作的办法,希望对电子制造企业税务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帮助。
电子制造企业税务工作概述
(一)电子制造企业税务工作的特征
电子制造企业应用的技术比较高端,制造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征,所以电子制造企业的在税务工作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电子制造企业享有税收优惠较多
电子制造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工作内容主要对高新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运用高科技技术成果,制造精密的电子产品并进行销售。所以电子制造企业具有较高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比较领先的高新技术。目前,我国对科研技术的投入不断增加,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相应地对于电子制造企业也有一定的政策倾斜。这种政策倾斜表现在税务工作上,就是电子制造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了较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进口产品对企业应税工作有较大影响
电子制造企业重视的是科研和技术活动,产生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目前,由于我国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产品的核心技术主件要从国外进口。这些主件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不长,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风险,对于电子制造企业最终生产的产品非常关键。这些进口主件的完税价格会对电子制造企业产品的纳税税额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电子制造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
电子制造企业需要缴纳的税种较多,但可以进行有效税务筹划的税种主要集中在增值税和所得税上。其中,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目前我国对于增值税的计算主要采取抵扣的方式进行计算。另一个税种是所得税,我国采取的所得税税率为25%。企业所得税税额涉及企业纳税成本、费用等许多方面。
加强电子制造企业税务筹划的办法
电子制造企业的税务工作整体来说比较复杂,在执行时有标准的操作流程,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加强对税务工作的认识,采取合理合法的途径开展税务筹划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电子制造企业增值税的筹划办法
区别电子制造企业增值税纳税人的种类
电子制造企业在对增值税税率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区别纳税人的类型,目前我国增值税纳税人的类型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基本税率纳税人、低税率纳税人以及小规模纳税人。总体来说,电子制造企业对增值税税率的选择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企业选择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可能性,以及相应的好处;二是在购买企业分别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的情况下,销售企业选择什么样的纳税人身份对于企业来说最有益处。
电子制造企业产品的税务筹划办法
电子制造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一般制造企业的产品具有较大的不同,通常电子产品的销售和软件销售是捆绑在一起进行的。同时,一些电子产品售出后还需要良好的后期服务,这些服务通常都是有偿服务,而且利润率比较高。可以说,电子产品本身的销售和后期服务的销售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这给电子制造企业在应税税率的选择上提供了较大的可操作性。我们假设电子制造企业的增值税率用A表示,那么A等于营业税率和增值税税率的比值。在实际税务工作中,通过计算得到实际的增值税率B,如果B的数值大于A,那么电子制造企业可以选择其相应产品进行拆分,将其中的一部分改交增值税;如果B小于A,那么电子制造企业全部缴纳增值税对于税务筹划更有帮助。
电子制造企业购买设备的税务筹划办法
电子制造企业要对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研读,从而更好地开展税务筹划工作。例如:在税收优惠政策中规定企业如果购买特定行业生产的国产设备可以实行增值税退税。所以,电子制造企业在购买设备的时候要对国内设备的价格、国外设备的价格以及享受的增值税退税金额进行综合考量。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国内的设备价格减去增值税退税金额后比国外进口设备价格低,那么电子制造企业选择国内设备进行采购比较合适。在税收政策中有对来料加工复出口产品的税收优惠,这一点对于我国沿海地区的电子制造企业比较有利。税法规定来料加工复出口产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数=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材料进口金额×(征税率―退税率)
通过公式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如果材料进口的金额比较低,那么电子制造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就比较高,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国内采购和国外采购的份额,从而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二)电子制造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办法
加强电子制造企业的科研工作
我国在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目的是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电子制造企业要合理享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地开展自主创新,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创造出属于企业自己的品牌,从而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享受更多的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具体来说,电子制造企业的科技研发费用指的是企业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投入的费用。电子制造企业的科技研发的加计扣除办法根据是否形成了无形资产分为两类,如果没有形成无形资产的,在进行100%扣除之后,还要依照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50%;如果已经形成了无形资产,那么要依照无形资产的150%进行摊销工作。可以看出,如果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越大,那么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也就越多。
合理选择税务主管机关
目前,我国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同样的税种在不同的地区实行征缴的税率不尽相同,这是由于地域条件的客观性决定的。电子制造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地域间的不同税收优惠政策,采取区域分配机制,主动选择应税税率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具体来说,电子制造企业可以将企业总部设置在个人所得税优惠较多的地方,将生产制造部门设置在对于采购生产环节具有优惠政策的地方。通过统筹分配、合理布局,实现电子制造企业的税务筹划。
增加 企业运营 规模
根据税法的规定,销售费用和产品生产成本的扣除 方法 不尽相同。销售费用是一种期间费用,按照规定是可以在当期就进行税法上的扣除,而生产成本只能够扣除已经实现销售、确认收入的部分,如果没有实现销售、确认收入,那么就要在以后进行收入确认时再进行扣除工作。所以,电子制造企业可以将计入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进行合理规划,确认到销售费用中,这样可以在当期就进行税前扣除工作,那么这部分应该缴纳的所得税就会相应地延后,这对于电子制造企业增加资金流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独立销售机构的方法来享受这种所得税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同时,通过所得税的延后缴纳可以有效地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间接增加电子制造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选择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工作人员
目前,我国税法中规定了对于特殊人员就业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并且也取消了对于特殊人员的数量的限制。例如:如果企业给特殊人员发放的工资为每月2000元,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那么企业在每一名特殊人员身上就享受到了500元的税收优惠。国家制定这种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充分保护我国特殊人员的基本利益,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电子制造企业的工作中,一些行政工作,例如门卫人员、保洁人员等对于员工的知识水平要求都比较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平衡好自己的人员组织结构,可以在这些岗位招聘一些特殊人员,从而享受到税收优惠。同时,招聘特殊人员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承担、企业形象的良好宣传也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进口组件完税价格的筹划办法
对于电子制造企业来说,进口组件的完税价格对于企业的应缴税费的计算具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税法相关条例规定,进口产品的完税价格指的是进口产品的成交价格经过国家海关的审定,以此价格为基础的产品到岸价格。在对税价估定之后,一般按照以下价格进行相关的固定工作: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相似货物的成交价格,国际市场上相似货物的价格以及其他由海关相关部门制定的价格。电子制造企业引进的产品技术含量都较高,很多都是最新研制出的产品,由于开发时间较短,市场接受程度不高,所以市场上对于这些产品的价格定位比较模糊,不能做到准确的价格定位。同时,这些产品的研发费用较高,所以最开始企业在对产品进行价格制定的时候,一般都会高于市场上已经出现的同类低级别产品。而海关部门对这些产品价格的认定,对于电子制造企业主要部件、原材料的相关关税和所得税的计算具有重要影响。电子制造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对相关的税法变化引起重视,对海关的价格认定保持高度关注,从而第一时间掌握相关资料,为合理避税提供及时的信息。
结束语
电子制造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的税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良好的税收筹划工作可以加强电子制造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强化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地降低税务风险,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子制造企业重视税务筹划工作,分析相关的纳税特征,通过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两方面积极展开税务筹划工作,可以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税 务筹 划论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