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常见的税务风险有哪些:1、公司出资购买房屋、汽车,权利人却写成股东,而不是付出资金的单位;2、帐面上列示股东的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3、成本费用中公司费用与股东个人消费混杂在一起不能划分清楚;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上述事项视同为股东从公司分得了股利,必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相关费用不得计入公司成本费用,从而给公司带来额外的税负。4、外资企业仍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应付福利费,且年末帐面保留余额;5、未成立工会组织的,仍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工会经费,支出时也未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专用单据;6、不按《计税标准》规定的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又未做纳税调整,有的公司存在跨纳税年度补提折旧(根据相关税法的规定成本费用不得跨期列支);7、生产性企业在计算成品成本、生产成本时,记帐凭证后未附料、工费耗用清单,无计算依据;8、计算产品(商品)销售成本时,未附销售成本计算表;9、在以现金方式支付员工工资时,无员工签领确认的工资单,工资单与用工合同、社保清单三者均不能有效衔接;10、开办费用在取得收入的当年全额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未做纳税调整;11、未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没有依据的随意计提期间费用;或在年末预提无合理依据的费用;12、商业保险计入当期费用,未做纳税调整;13、生产性企业原材料暂估入库,把相关的进项税额也暂估在内,若该批材料当年耗用,对当年的销售成本造成影响;14、员工以发票定额报销,或采用过期票、连号票或税法限额(如餐票等)报销的发票。造成这些费用不能税前列支;15、应付款项挂帐多年,如超过三年未偿还应纳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但企业未做纳税调整;上述4-15项均涉及企业所得税未按《企业所得税条例》及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计征,在税务稽查时会带来补税、罚税加收滞纳金的风险。16、增值税的核算不规范,未按规定的产品分项分栏目记帐,造成增值税核算混乱,给税务检查时核实应纳税款带来麻烦;17、运用“发出商品”科目核算发出的存货,引起缴纳增值税时间上的混乱,按照增值税条例规定,商品(产品)发出后,即负有纳税义务(不论是否开具发票);18、研发部领用原材料、非正常损耗原材料,原材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并没有做转出处理;19、销售废料,没有计提并缴纳增值税;20、对外捐赠原材料、产成品没有分解为按公允价值对外销售及对外捐赠两项业务处理。上述16-20项均涉及企业增值税未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计提销项税、进行进项税转出及有关增值税的其他核算,在税务稽查时会带来补税、罚款及加收滞纳金的风险。21、公司组织员工旅游,直接作为公司费用支出,未合并入工资总额计提并缴纳个人所得税。22、很多公司财务人员忽视了印花税的申报(如资本印花税、运输、租赁、购销合同的印花税等),印花税的征管特点是轻税重罚。23、很多公司财务人员忽视了房产税的申报,关联方提供办公场地、生产场地给企业使用,未按规定申报房产税,在税务稽查时会带来补税、罚款及加收滞纳金的风险。第三方信息暴露房企税务风险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风险管控做好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酒店业需防范四大税务风险日常会计核算中涉及的税务风险企业积极配合稽查有利于防控税务风险实施税务风险管理:成熟企业的必然选择
纳税风险高低的认定标准风险纳税人的产生,主要是企业涉及到了两个问题:一是税务,二是法律。
这两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企业出现纳税风险。
一般来说,纳税人的风险,根据成因和严重程度会被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无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
风险越高,企业受限越严重。
企业纳税不规范,出现了盲目纳税的情形。
例如某些企业业务量过大,但却为了节约人工成本,雇佣很少的财务人员。
这很容易导致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疏忽,进而发生忘缴或少缴税的情况。
当然,也可能是会计人员缺少培训或学习,导致税款处理异常。
缺少税法知识,节税触及法律。
节税也叫纳税筹划,它是在不违背法规的情况下,可以少缴税款的行为。
但是一旦缺少税法知识,很有可能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纳税筹划失败,降低企业信用等级,增高企业风险;二是增加税务成本,造成企业利润的损失。
与经营异常并走逃的企业有发票往来,取得了异常凭证。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所谓的走逃企业是指一家企业无法被税务机关查询到,亦或不知道这家企业的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上海注册公司哪些情况会被列入风险纳税人?我国税务局根据税收风险管理办法,将企业的税务风险等级分为无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4个等级,被列为风险纳税人的企业一般在财务指标上出了问题,需要及时整改,想方设法办理税务异常解除。
上海公司被列入风险纳税人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如何办理?
在办理税务异常解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公司被列入风险纳税人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公司成立后不经营,长期未进行纳税申报,或者无特殊原因长期进行零申报,虚假申报等等。
企业注册登记的地址和实际经营地址不相符,税务部门会根据公司登记时提交的地址信息发送信函,若没有公司员工接收,则可能会因为地址异常被判定为风险纳税人。
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联系不上,后期税务局会不定期询问企业的经营状况,若致电公司法人或财务人员一直不通,也有可能被认定为风险纳税人。
如果一家企业的股东公司或者企业控股的其他公司被列入税务非正常户、风险纳税人或者税务黑名单,这家公司也有可能被列为风险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