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三证合一后组织机构代码是什么1、三证是指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2、三证合一后,只有一个社会信用代码,无论组织机构代码、税务号码和执照登记号码,都由一个号码代替。营业执照号码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号码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第9位至倒数第2位。3、三证一体化后面有一照一码。这个代码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个统一代码制度复盖了以前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制作的组织机构代码。工商部门制作的工商注册号码。机构制作部门制作的事业单位证书号码。民政部门制作的社会组织注册证书号码。人民银行制作的机构信用代码。税务部门制作的纳税人识别号码等。因此,营业执照上的社会统一代码是组织机构代码。《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第一条以“三证合一”工作机制及技术方案为基础,按照“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要求加以完善。全面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请人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登记部门直接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相关信息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并归集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企业不再另行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企业三证合一后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里面怎么分组织机构代码、和执照注册号的?三证合一后只有一个社会信用代码编码,就不分组织机构代码、税号和执照注册号。
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准规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用18位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分别是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6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9位主体标识码、1位校验码。
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并对涉及到的组织机构、法人、其他组织、组织机构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概念作出了规定。
扩展资料: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特点:
嵌入了组织机构代码作为主体标识码。
通过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确保社会信用代码不会重码。换言之,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完美“遗传”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在组织机构代码前增加行政区划代码。
这样就提高了统一社会代码的兼容性,在过渡期内税务机关可以利用这种嵌套规则更加便利地升级到新的信用代码系统。
预留前两位给登记机关和机构类别。
这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应用中更加清晰高效,第一位便于登记机关管理,可以作为检索条目,第二位可以准确给组织机构归类,方便细化分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主体标识码天生具有的大容量。通过数字字母组合,加上指数级增长,可以确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需升位就可容纳大量组织机构。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位数为18位。
和身份证的位数相同,这一巧妙设计在未来“两码管两人”的应用中可以实现登记、检索、填表等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三证合一后组织机构代码是什么下面为大家解答“三证合一后组织机构代码是什么” 1、三证是指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 税务登记证。
三证合一后只有一个社会信用代码编码,就不分组织机构代码、税号和执照注册号了,全部都由一个号码来代替。
营业执照号就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号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第九位到倒数第二位。
“三证合一”后面还有个“一照一码”,这个一码就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而这个统一代码制度将逐步覆盖此前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编制的组织机构代码、工商部门编制的工商注册号、机构编制部门编制的事业单位证书号、民政部门编制的社会组织登记证号、人民银行编制的机构信用代码、税务部门编制的 纳税人识别号 等。
所以,营业执照上面那个社会统一代码就是组织机构代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