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干部面对改革怎么做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9-10 21:20:49

为充分释放个人所得税政策改革红利,保障新个人所得税法的顺利实施,广安区税务局采用“5+”工作法,全方位落实相关要求,列出时间表、规划路线图,统一思想、快速行动、压实责任,全力以赴推进改革。

一是“明晰方案+党政支持”,统筹安排聚合力。成立个人所得税改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单,确保各项任务有目标、有时限、有反馈、有结果,责任到人,扎实推进。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阶段工作任务、税改效应影响,得到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将此项工作纳入区级绩效考核开展督导。

二是“内部培训+外部辅导”,应知应会强能力。积极组织安排税务人员参加个税“一竿子插到底”专项业务培训视频会。开展全员培训,组织税务干部系统学习新《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及《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梳理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应知应会知识点。组织包含税政、征管、信息、纳服、收核等部门业务骨干的“专家团队”,对全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重点扣缴企业进行专项培训辅导,并实地查看扣缴人客户端软件升级情况,辅助纳税人做好专项附加扣除情况的采集,解决纳税人面临的实际操作问题。

三是“线上发布+线下解读”,广泛宣传营氛围。借助广安、网上办税服务厅、广安区电视台刊播相关政策宣传信息和视频,全方位营造个税改革宣传氛围。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精选热点10问》等宣传手册20000份,组织税务干部到各社区各乡镇张贴个税改革宣传海报,在“小平故里”、市民广场、北辰湖公园摆摊设点进行政策解读宣传,充分利用纳税人学堂、税企座谈会等时机和场合,及时解读新个税政策,掀起个税改革政策宣传热潮。

四是“数据清理+专窗设置”,多措并举提效能。按照数据清理标准,开展自然人身份信息核验与修正工作,通过电话通知、上门服务等形式,辅导并督促扣缴义务人修正问题数据,并自行编制数据清理操作流程。实施生产环境人海压力测试,推广个税APP端及WEB端应用,做好系统正式上线后预约办税及运维保障。在办税服务大厅设置个人所得税窗口,并安排税务骨干人员轮流排班进驻大厅,做好涉税咨询受理与解答,畅通涉税咨询渠道。

五是“应急处置+督导检查”,打通关节促改革。组建大厅应急团队和专家咨询团队,主动收集个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制定大厅申报、宣传辅导、系统运维等方面应急预案,有效防控风险。成立督导小组,加强对个税改革各项任务督导检查,重点围绕贯彻落实新税收政策、前期准备、办税服务厅人员业务掌握情况、过渡期政策落实等情况开展督导工作,突出成效性和保障性,做到“改革任务推进到哪里,督导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清单,把整改情况作为个税改革专项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面试题如何推进税收征管改革

加强信息化建设:税收征管改革需要依靠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因此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税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

推进服务型税务:税收征管改革需要推进服务型税务,提高税务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加强合作与协调:税收征管改革需要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合力。

如何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转变观念,深化对征管改革的认识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深化征管改革的前提。

从当前情况看,要突出强化以下四种观念:一是要强化改革观念。

充分认识深化征管改革对提高税收管理水平、防止税款流失、堵塞税收漏洞、增加税收收入的重要作用,消除对深化征管改革的等待观望思想、畏难发愁情绪,进一步提高推进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要强化依法治税观念。

改变传统的保姆式的管理方式,按新的征管模式履行职责,按章办事,依法征收,体现执法公正。

三是要强化服务观念。

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深化纳税人对征管改革的理解,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配合的支持。

四是要强化全局观念。

服务于改革。

优化要素,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优化征管要素,即优化纳税主体、征收主体和服务主体,其实质就是健全税收服务体系,为征管改革的全面深化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一是积极改进税收宣传的途径和办法,优化纳税主体。

建立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除设立办税服务场所外,还要建立税法公告制度,确保纳税人及时、准确地了解税收信息。

因此当前加强和改进税收宣传,关键要健全和延伸税收公告制度,为纳税人提供现行有效的税法信息、纳税指南,对政策法规的变动、变更及时公告,促进纳税意识的提高。

可采取在办税服务厅设立“税法咨询窗口”、开通公开咨询电话、建立定期信息发布会制度等形式,传达辅导税收政策,以畅通纳税人了解税法的渠道,引导纳税人如实申报纳税。

二是深化“文明办税,优质服务”活动,优化征税主体,明确服务主体。

税务部门征税的对象是纳税人,服务对象也是纳税人。

要在强化税务人员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的同时,重点简化办税手续、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办税程序,养成文明、热情的办税行为,营造良好有序的办税环境。

准确、规范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和税务事宜办理等服务工作,加深征纳之间的业务交流和情感交流,增强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另一方面,要适应改革需要,下大力气提高税务干部素质,突出稽核查帐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税收会计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培训,提高税务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强化职能,确保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强税收聚财职能和监控能力,确保国家财政收入。

衡量征管改革的成败得失,也主要以能否有效地组织税收收入为标准。

因此要以新的征管模式为依托,不断强化税收聚财职能,确保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

巩固和完善纳税申报管理机制,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一是要完善纳税申报管理制度。

简化申报手续,建立科学、简便的申报程序。

归并统一申报表格式,设计简便易行、填写方便的申报表,方便纳税人。

二是对外强化申报制约机制。

试行分类管理的申报管理办法,把纳税人按申报情况分为A、B、C三类,与日常税务稽查工作相结合,对财务制度不健全、纳税申报不正常的纳税人,加强日常检查,加大处罚力度,促其尽快走上正轨。

同时,强化“以票管税”,对不能按期申报的纳税人严格发票使用控管。

三是提高申报准确性。

加强对零申报、负申报等异常申报现象的稽查,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堵塞税收流失漏洞,四是积极推行电话申报、邮寄申报、远程电子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手段,方便纳税人,提高申报质量和效率。

建立严密科学的税务稽查体系,突出稽查的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

税务稽查是组织收入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新的征管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根据“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健全稽查工作制度,规范稽查行为,提高稽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是坚持分类稽查制度,提高稽查的针对性。

按重点稽查、日常稽查(调帐稽查和实地稽查)、专案稽查等方式实施税务稽查,加大申报稽核力度,增加调帐稽查的比例。

三是科学地考核稽查工作,提高稽查工作成效。

在考核查补收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指标的考核,如人机选案的准确率、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立案率、案件审理的规范率、税收违法行为处理的准确率、重大案件结案率等等,促进稽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是继续充实稽查力量,改善稽查手段。

充实稽查人员,并在财力上向税务稽查作必要的倾斜,尽快实现以计算机手段为基础,以快速便捷的交通、通信手段为支撑的税务稽查手段的现代化。

适应征管改革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新的税收计划管理办法。

在税收计划的编制中,应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例,逐步淡化计划,使组织收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力求改变以往那种基数加增长比例、按支出来定计划的做法,使税收计划管理更趋科学合理。

夯实基础,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效率 夯实征管基础工作,是提高征管质量的基础,也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

以强化监控为重点,尽快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征管体系。

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是深化改革的先行条件。

在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上,要坚持做到正确处理硬件投资与软件开发以及开发与使用的关系。

一是要根据新机制的要求,加强计算机软件开发,确保统一、共享、正确的税收征管软件的正常运作。

二是要突出监控重点,积极运用计算机对税收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真正体现计算机网络在新的征管运行机制中的依托作用,把计算机全方位应用到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催报催缴、发票管理、会统核算、数据分析、税务稽查、税政管理、综合查询等税收征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并依托计算机对其进行全程监控管理,体现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实效。

三是要健全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制度,加快实现计算机联网和信息共享,提高计算机综合利用效率。

加强征管基础管理。

内部进一步健全各项征管制度,规范征、管、查业务流程、工作程序和衔接、协调制度,提高征管各环节的整体效能,形成以效率为中心,网络为依托,稽查为重点,各环节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和促进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

对外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和制度,调动一切社会积极因素,加强对漏管户和重点税源户的管理,有效地控管税源。

规范征管资料管理,提高征管资料的利用效率。

当前要在征管资料档案化管理的基础上,重点把工作转移到对档案资料的简化、规范、提高利用效率上,可按照“按岗收集,按类整理,按期归档”的原则,以计算机管理为主,部分手工为辅,减轻手工劳作,提高工作效率。

搞好配套,为深化征管改革提供保障 适应新的征管模式的要求,要继续深化两项配套改革: 1、深化机构改革,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征管机构体系。

效能”为原则,调整和理顺机构。

要按照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政策法规四个系列科学设置机构、岗位。

在此基础上,健全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制度,明确职责,严格执行管理程序,使征收管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新的征管机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当前关键要建立健全三项机制:一是竞争机制。

二是激励机制。

三是监督制约机制。

结合征管改革,在税务登记、票证管理、税款征收、税务稽查等环节和重要岗位建立监督制约机制,重点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以制度规范和约束干部的行为,确保税务部门依法行政,公正执法。

大家都在看

税务部门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措施

税务部门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措施下面是整理的税务部门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措施,欢迎阅读与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

放管服后税收管理员制度怎样改革

6.改革税收管理员制度。按照属地固定管户向分类分级管理转变的要求,合理确定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简并整合日常事务性管理事项,健全完善税源管理的衔接机制和配套制度,税收管理员主要做好以风险应对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管理,进一步实现管理方式

新时代税务干部需要什么样的奋斗精神?

新时代税务干部需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精神。在繁重的税收改革任务中,各级税务部门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干好税务、带好队伍”的有力抓手。坚持不懈常抓常新,深入开展扶贫济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学、义务献血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