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1、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独资合伙企业经营者、取得其他经营执照的个人以及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过渡期间,查账方式征收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月预缴税额的计算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累计利润总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合伙企业合伙人分配比例-投资者减除费用。 其中投资者减除费用=税法修改前实际经营月份数×3500税法修改后实际经营月份数×5000税延养老保险等其他扣除费用; 月度预缴税额=税法修改前的经营期应预缴税额税法修改后的经营期应预缴税额-本年已预缴税额。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经营利润所得税怎么算正面回答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纳税调整减少。
再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5%)(小微企业税率为20%)。
分析详情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
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
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
经营利润所得税和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关系所得税费用是包括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的,利润总额不包括利息费用包括所得税费用,净利润不包括所得税费用也不包括利息费用。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
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
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
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两部分构成。
按规定缴纳资源税的企业,应交的资源税也是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之一。
利润总额应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其中大部分以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上交利润的形式上交国家,小部分留归企业,形成各种专用基金。
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通过利润帐户进行核算。
销售利润及营业外收入,贷记该帐户,应交资源税及营业外支出,借记该帐户。
利润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即为利润总额。
利润表企业所得税费用怎么算法律主观:企业所得税的一个计算是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的,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跟企业所得税的一个具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的,同样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来计算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怎么算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费用(会计_税法)_收入(会计_税法)]×现行税率;第二步,计算暂时性差异(公式符号性质):暂时性差异=(资产类)账面价值_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负债类)(账面价值_计税基础)×(_1)+x=应纳税x;_x=可抵扣x;第三步,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增长额=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预计转回税率_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第四步,做分录(根据四科目平衡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的简算法: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永久性差异)×现行税率、永久性差异=费用(会计_税法)_收入(会计_税法)成立条件:预计转回税率=现行税率、特殊情况:预计转回税率≠现行税率,则公式不成立。简算法用于解答选择题尤为方便,也可用作检验所得税费用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二、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1、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其他收入。2、纳入收入总额的其他几项收入。(1)企事业单位技术性收入减免税均以主管税务部门批准的“技术性收入免税申请表”为依据,未经税务机关审批的所有收入,一律按非技术性收入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2)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并入收入总额予以征税,而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3)对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证券交易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当期损益,按规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不允许将从事证券交易的所得置于账外隐瞒不报。(4)外贸企业由于实施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后因汇率并轨、汇率变动发生汇兑损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调整,按照直线法在5年内转入应纳税所得额。(5)纳税人享受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以及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家另有文件指定专门用途的,都应并入企业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6)企业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的商品、产品的,均应作为收入处理;企业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节省的材料,如按合同规定留归企业所有,也应作为收入处理。(7)企业取得的收入为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的,其收入额应参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或估定。(8)企业依法清算时,其清算终了后的清算所得,应当依照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