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稽查及风险应对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04 02:04:29

最近这段时间,不少公司都收到了税局的“问候”,那么当公司遇到税务稽查,我们的应对方法都有哪些呢? 税务稽查范围不仅仅是税务方面,还会有越来越多“非税”方面的,对公司经营业务进行全面的监控。再加上现在银行参与进来后,公司所有资金的走向也是完全透明化,在此背景下,某个企业的涉税风险一旦发生就将可能引发整个行业涉税风险的普遍爆发。 税务稽查工作是税收征管体系的最后一道屏障,配合税务机关做好税务稽查工作是纳税人应尽的责任。

因此,当公司遇到税务稽查,各位老板应积极配合应对税务稽查,具体的应对方法如下: 1. 如果公司遇到的是被协查,那么一般是上游发票发票出了问题,比如购买的发票。这个别慌,一般不会涉及刑事问题,无非是补税多少的问题,当然了,金额特别大除外。 这个时候,我们就该迅速将非正常来源的发票移出,调整账务,在账务调整好之后,一定要和税局人员坦白来源,争取达到如下几个目的:争取避免被追究刑事责任;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不良影响;避免其他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 如果公司遇到的是被稽查,那么在正常情况下,税局是肯定掌握了你们公司有偷税漏税或者虚开发票等事情的证据,这个时候,该交代的及时交代,不该交代的也及时交代,争取达到如下目的:尽量争取减少涉案税款;尽量争取减少涉案罚款;尽量争取减少涉案滞纳金等等。

企业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企业怎样应对税务稽查

不少企业害怕税务机关上门查帐,虽然说身正不怕影斜,但税法知识太多太杂,外行看不懂,内行记不住,特别企业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处理办法存在着诸多差异,出现错误也就在所难免。所以每次检查之后,总有一些财务主管或是会计人员免不了要挨公司主管的批评,甚至被扣发奖金。

按道理说,税务机关到企业检查纳税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查出来不就补税罚款吗?吃一堑长一智,从中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可不少企业就是担心对税务人员招待不周,怕检查人员故意挑刺,即使是企业无意识的出错,也要说是主观故意,给定个偷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什么的。企业怎么说也说不清,因为没有人能证明他们的过错并非故意。因此,每次税务机关开展专项检查,不少企业都是诚惶诚恐,唯恐招待不周,不管检查时间再长、工作再忙也要细心陪着。正确应对税务稽查,首先得对税务稽查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便寻找或者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所谓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依照国家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代扣代缴义务及其他税法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的全部活动。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是法律赋予各级税务稽查局的神圣职责。纳税人有法律规定接受税务检查的义务,同时对违法的税务稽查也有拒绝的权利,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税务稽查作为税务机关单方面的一种执法行为,它会直接影响到纳税人,并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因此,税务稽查行为受到了相应的法律约束或控制。一方面,税务稽查行为是基于税务检查权而发生。税务检查的范围和内容,必须经税法特别的列举规定。税务人员实施税务稽查,其行为超过规定的权限范围,即属于违法的行政行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受法律保护,纳税人有权拒绝接受稽查。例如,税务稽查人员实施稽查,要对纳税人的身体或者住宅进行检查,其行为已超出税法规定的职权范围,纳税人有权予以拒绝。另一方面,实施税务稽查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履行法定的手续,否则,同样属于违法的行政行为,如税务稽查人员实施税务稽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件,否则,被查对象有权拒绝接受检查。查核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存款账户,应当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未经批准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有权予以拒绝。

一般情况下,在实施税务稽查之前,税务机关会提前发出《税务检查通知书》并附《税务文书送达回证》通知给被查纳税人。那么,企业就要充分利用纳税检查之前的这一段时间,从年初开始对企业上一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自查。如有发现问题,应当及时纠正过来,以避免不必要的税务处罚和税务负担。

税务稽查应对策略与方法

税务稽查应对策略与方法

  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一种形式,具体包括日常稽查、专项稽查和专案稽查。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税务稽查应对策略与方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总的.策略

知己知

稽查风险预防为主

日常财务工作是基础

日常涉税工作是关键

做好涉税评估和财务分析

与税局保持适当的关系

日常准备

做好财务基础工作

熟悉相关税收政策

做好各项涉税工作

了解税务稽查

真正做到知己

接到《税务稽查通知书》

了解税局本次稽查的性质、意图、任务,有针对性地应对

全面掌握生产经营变化情况与企业税收情况,以便解释说明

询问、咨询相关税收政策

注意内外部信息的一致性

注意关联单位的公开程度

自查及补税

稽查现场

热情招待、维护关系

了解意图、争取时间

安排经验丰富专人接待,全程陪

解释对策

  口头解释,要及时;

  随机应变,注意前后一致,不说错话;

  注意区别交谈和询问,询问笔录谨慎对待;

怎样带稽查人员见企业有关人员

有利于企业的资料

对己不利的证据

致命的证据

征管单位责任分析

书面陈述对企业有利的政策、证据

现场稽查后到税务处理决定作出前

  (一)再次确认税务机关制定的税务稽查情况表和附件、取证资料

是否确有其事

数字是否正确

是否已把有利于自己的情况、背景说明白

文字表达是否引起歧义

已向税务机关提供书面表达意见

已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利的法律条文

  (二)接到《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之后

书面陈述申辩,降低处罚金额。

可以要求听证。

税务处理决定作出后

仍有缓和余地

行政复议与复议和解

行政诉

与税局协调应注意的问题

及时协调

重要问题要采取书面形式

熟悉政策,找准问题的突破口

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

协调关系以自下而上为主

;

大家都在看

企业遇到税务稽查莫要慌,三步教你如何做好应对

以上做法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徒增企业涉税风险,相关责任人甚至会因此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甚至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当税务稽查局上门检查时,企业应安排专门的人员与之对接,对检查所需材料配合提供并要求税局出具调取材料的

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税务稽查风险

(一)理解税务稽查的意图面对税务稽查,纳税人最重要的是理解税务稽查的意图。如果税务稽查人员已经入驻企业,而企业管理人员还不明白此次税务稽查的主要意图,则企业很可能会措手不及,出现难以规避的税务风险。一般日常检查

如何应对税务稽查全攻略

但这其中也有同样的缺陷,那就是——倾向于规避个人的自身风险,他们更多的担心是,如果自查结果没有取得税务稽查部门的认可,而招来税务复查,所以对自查项目中政策的掌握也是偏严格的。虽然说有些企业税务部的经理是高薪从税务局挖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