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工资以外的个税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应税所得=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或必要费用)应纳税额=应税所得×税率-速算扣除数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财产租赁所得——比例税率20%应纳税额=应税所得×20%应税所得=每次收入-800——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工资外收入如何纳税职工工资超过5000元,就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了。但有些职工除了固定的工资收入外,还有奖金、其他的劳动报酬、福利费用等工资外的收入。那职工工资外收入要交税吗?下面我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职工工资外收入收税吗?不一定,有可能需要有可能不用收税。 工资以外的个税有 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应税所得=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或必要费用)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税率-速算扣除数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财产租赁所得——比例税率20%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20% 应税所得=每次收入-800——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每次收入×(1-2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 另外: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要加成征收;稿酬所得可减征30% 3、财产转让所得——税率20% 应税所得=财产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20% 4、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税率20% 应纳税额=利息等收入×20% 职工工资外收入主要包括: 1、保险福利费用:指各单位在工资总额以外实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个人的劳动保险和保险福利。包括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各种非工资性补贴、实行医疗制度改革的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医疗费等。 2、劳动保护费用:指职工从单位得到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解毒剂、清凉饮料、夏季冷饮费等等。 3、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包括:创造发明奖、合理化建议奖、运动员名次奖、稿费、讲课费、第二职业收入等。 4、实物折款:指职工个人从单位内外得到的,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和保险福利费用的各种实物折款。 5、财产性收入:包括职工个人从银行和企业获得的存款利息、债券利息、股息和股金分红等。 6、转移性收入:包括职工从职工以外其他阶层人员中得到的赠送收入、亲友搭伙费、遗产收入、捐赠收入等。 7、其他收入:包括实行租赁经营单位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职工误餐补贴、出国人员治装费、出差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等。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对此有了大致的了解。
有一个税种叫其他收入,其他收入指的是什么?如何计算?“其他收入”是指除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股息、红利、利息、租金、财产转让所得以外的各种收入,例如奖金、中奖所得、赔偿金、捐赠收入、兼职收入、培训津贴、课酬、稿费、特许权使用费、知识产权转让收入、股权转让收入等。
计算“其他收入”的税款,需要先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个人所得税。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其他收入 - 个税起征点(目前为5000元)。
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最后,根据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已经缴纳的税款,计算出应补缴或退还的税款。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在申报“其他收入”时,需要提供相应的收入证明和相关的税务申报表格。同时,如果个人的“其他收入”较大,建议咨询专业税务机构或税务部门,以确保申报正确并避免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