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自行申报个税怎么计算的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21 07:21:10

法律分析:3480元。

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扣除等情况下,每年需缴纳3480元的个人所得税。

年收入12万元以上个人无须办理自行纳税申报根据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无须再办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

但对于2018年度从两处及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日常缴纳税款不足等情形的纳税人,可于2019年6月30日前,参照原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申报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未尽涉税事宜。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比例税率。

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十三条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所称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年所得超过12万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年所得超过12万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照国家税务总局《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办法》规定,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进行自行申报的5种情形包括: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4.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申报内容主要包含11个专案 按照《办法》的规定,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全部应税所得达到12万元的,不论是否已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或是纳税人自己已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必须再向税务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自行纳税申报12万元以上年所得的内容,主要包含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11种应税所得专案,即A个税·年所得:包括11个大项 1 “工资、薪金所得”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 “劳务报酬所得” 5 “稿酬所得” 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 “财产租赁所得” 9 “财产转让所得” 10 “偶然所得” 11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同时明确规定,在计算年所得时,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简称“三费一金”),为免税所得,可以剔除 B非个人所得:9大项不计入年所得: 1 主要是省级人民 *** 、国务院部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保险赔款; 5 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6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7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8 中国 *** 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等,将不被计入个人所得申报范围; 9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可以免税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同时,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也不计入个人所得。 不一定都要去办税服务厅申报 为方便纳税人自行申报,《办法》规定,纳税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纳税申报,既可以采取邮寄申报方式,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还可以本人签名后委托有税务代理资质的中介机构、扣缴义务人或他人代理申报。因此,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不一定都去办税服务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方便、适合的方式申报。 明年1月1日至3月31日,是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办理自行纳税申报的第一个申报期。为了方便纳税人,市地税局规定,在进行年度纳税申报时,只需要根据一个纳税年度内的所得、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免(扣)税额、应补(退)税额等情况,如实填写并报送《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影印件即可。个人有效身份证件,主要有中国公民的居民身份证、华侨和外籍人员的护照、港澳台同胞的回乡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身份证件等。 不申报或造假将受处罚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如果没有在纳税申报期内办理纳税申报或虚假申报,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主要有: 如果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即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因此造成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如果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00元以下的罚款。 在我国目前信用制度尚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如何对纳税人的申报行为加以控管呢?据介绍,税务部门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对纳税人实行控管,如可以通过扣缴义务人、国土、证券、房屋租赁管理等部门监控到纳税人年收入、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情况。税务部门希望所有纳税人都能如实申报,否则将会受到处罚。 监管动向 今后将加强管理年所得12万以上人群 记者从昨日的新闻释出会上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地税机关将采取措施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管理水平,具体措施是:及时将新出现的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个人纳入重点管理范围;进一步完善征管办法,堵塞税收漏洞;加大检查力度,对故意钻政策空子、偷逃个人所得税的行为采取强有力的反避税措施;大力开展纳税评估;依托资讯化建设,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管理资讯系统,实行对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一户式”档案管理,在积极推进全员全额明细申报的基础上,加强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的管理。 提醒个税·申报:收入超12万年终须报税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办法》的规定,如果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所得超过12万元,无论其平常取得各项所得时是否已足额缴纳了个人所得税,或者是否已向税务机关进行了自行申报,年终后,均应当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因为个人所得税主要实行代扣代缴的征收方式,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前,法律没有赋予高收入行业自行纳税申报义务;而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年所得超过12万的个人,不论其所得平常是否足额缴纳了税款,都负有自行纳税申报的义务。

怕是个智障,年收入12w需要再次申报,懂?本题问的是超过12万,懂?起征点3500谁不知道?

《办法》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精神,将“年所得”界定为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须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的11项应税所得的合计数额。同时,从方便纳税人和简化计算的角度出发,在不违背上位法的前提下, 明确了各个所得专案年所得的具体计算方法:

(1)工资、薪金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月2000元)及附加减除费用(每月2800元)的收入额计算。本办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年所得不包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者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计算,即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计算。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计算。

(5)财产租赁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的收入额计算。

(6)财产转让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即按照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额全额计算。

“年所得12万元以上”包括:《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以下11项所得合计达到12万元:“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

2018年稿酬所得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推荐个税管家APP,操作很简单,很多类别都能计算,还不收费,实力好评!

稿酬所得100万的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1、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 2、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14%=20%×(1-30%)

年薪制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怎么算也不合算 照常纳税,按照缴纳基数为2000,你一年共缴纳3900税款,这样算是最核算的 如果每月都不纳税,最后按照年终奖发放,你要纳6250的税款 因为得到的越多,纳税税率就越大,也就是说你原来省下的那部分,之后要以更高的税率弥补。

年薪10万,怎么算个人所得税? 1-12月缴纳单月个人所得税=(5000-2000)*15%-125=325 数月个人所得税=40000*15%-125=5875 累计=325*12+5875=9775 1-12=8333.33*20%-375=891.66 累计=891.66*12=10699.92

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职工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月发放工资总数)/12=12250, (工资薪金所得-月发放工资总数)*相应的税率-相应的速算扣除数=缴税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第二、三条: 二、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1)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大多数人符合第1条,目前税局实际计税公式为: (年终奖/12个月*适用税率)*12-速算扣除数=实纳个税

用表格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算工资所得税啊,简单,A1中的数字是应发工资 ,在B1输入公式 =MAX((A1-2000)*0.05*{1,2,3,4,5,6,7,8,9}-25*{0,1,5,15,55,135,255,415,615},0) 回车,确定 。 不明白请hi我

个人提成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1、凡个人按承揽广告业务收入、企业销售收入等经济指标比例提成,上述提成无论是以现金支付还是以票据抵销等形式取得的个人收入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提成收入含:业务招待费、组稿费、资讯费、差旅费、劳务费、奖金等。) 2、以上述形式取得收入的人员为企业员工的,按工资、薪金所得专案征税,合并当月收入;若为非企业员工,其取得的个人收入按劳务报酬专案征税。 3、上述人员的提成收入,凡承揽业务费用、销售费用由个人负担的,在国家税务总局未有统一规定前,可先暂按扣30%以下的费用(包括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等)后,再依照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年12万所得是怎么计算的?? 1.

个人所得税 =(工资 - 三险一金 - 个税起征点)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即初始收入(合同上所写的收入);

三险一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属于五险一金的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不算在这里);

自2011年起,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

由3%上涨到45%,有7个等级,分别与7个不同区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对应: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速算扣除数: 由0上涨到13505,也有7个等级,与不同税率相对应。

全年工资超过12万要补多少税

全年工资超过12万要补894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是按月申报的,只能求一个大约数、 月工资=120000÷12=10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0000-3500)x20%-555=745元 年个人所得税额=745x12=8940元。

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者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计算,即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计算。

a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计算。

财产租赁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的收入额计算。

财产转让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即按照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

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额全额计算。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大家都在看

年收入12万个税申报

法律主观:12万个税申报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纳税人自行申报的纳税意识、加强税务机关对高收入纳税人的管理、减少偷税漏税的发生。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

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税自行纳税申报口径及计算方法

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包括的内容年所得12万元以上是指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取得以下各项所得的合计数额达到12万元:(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一年12万收入交多少税

因此,如果查实纳税人年所得12万以上而未进行自行申报的,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