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企业每月所交的税金是怎么一个计算方法 1、增值税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13%、17%)
进项税额=所购货物或应税劳务的买价×税率(13%、17%)
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7%、5%、1%
教育费附加:
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3%
印花税主要涉及范围包括: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财产租赁合
借款合同应纳税额=借款金额*适用税率,税率:0.005‰
财产保险合同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适用税率,税率:1‰
财产租赁合同应纳税额=租赁金额*适用税率,税率:1‰
房产税:
(1)从价计征: 全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2)从租计征:全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
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即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具体标准如下:
(1)大城市0.5元至10元。
(2)中等城市0.4元至8元。
(3)小城市0.3元至6元。代理销售各大网校学习卡|国内财
(4)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2元至4元。
全年应纳税额=实际占用应税土地面积( 平方米)*适用税额
企业所得税征税范围:年度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年应纳所得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一般企业税率25% ,微利企业20%、高新技术企业15%
个人所得税:
薪金所得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问题二:企业怎么交税?计算方法 看来你单位是营业税纳税人而不是增值税纳税人并且是按5%的税率缴纳的。按你的例子核算一下:
营业税:100000*5%=5000
城建税:5000*7%=350 (各地税率不一)
教育费附加:5000*3%=150
地方教育费附加:5000*1%=50(有的地区无)
其他地方性基金:100000*0.05%=50
你所谓的赚100万,激指收入-成本-税金-费用后的剩余,即纯利,还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
问题三:企业增值税怎么计算啊 1、企业的增值税的计算一般情况下是
应纳税所得额=增值税的销项额-增值税的进项额
交了多少增值税都不会说明企业有什么问题,仅仅体现出货物流通环节的数量达到什么规模。无论企业缴纳多少增值税,对企业利润没有影响。
原因如下:
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就是应纳增值税额。增值税是价外税,在会计核算中,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与成本费用无关,提取销项税和进项税额抵扣都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与财务费用无关,也不反映到利润表里。 增值税不同于价内税――营业恭,既然与成本费用无关,当然就与利润无关,更不会在利润中体现,增值税无论你交多少,都与利润没有关系,至于你交了多少,并不减少利润。
问题四:企业应缴的各种税金都是根据什么算出来的,怎么算 纳税有两大类:国税、地税:国税主要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按照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留抵税额=本月应纳增值税额,据此缴纳地税:城建税=增值税额*7%;教育费附加=增值税额*3%;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额*1%。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25%。还有河道费=当月销售额*0.05%。个人所得税按照税率计算,就这些了,其他税中都是确定数。如: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等
问题五:企业税费如何计算, 如果给出的100万元和70万元都是含税金额:
开出的增值税发票100万元应计提的销项税额=100/1.17*0.17=14.53万元
开进的增值税发票70万元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70/1.17*0.17=10.17万元
应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4.53万元-10.17万元=4.36万元。
应缴纳的所得税=(100/1.17-70/1.17-10-5)*25%=(85.47-59.83-10-5)*25%
64*0.25=2.66万元。
如果给出的100万元和70万元都是不含税金额:
开出的增值税发票100万元应计提的销项税额=100*0.17=17万元
开进的增值税发票70万元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70*0.17=11.9万元
应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7-11.9=5.1万元。
应缴纳的所得税=(100-70-10-5)*25%=3.75万元。
延伸一下:
如果要计提城建税及附加:
按照缴纳的增值税,提取城建丹、教育费附加等,也要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减除。
问题六:企业缴哪些税 怎么算的 中国税制计算公式
1累进税率: 应纳税额=用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
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所得额 ×(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
算扣除数
全率累进税率:应纳税额=(销售收入额×销售利润率)×税率
按超率累进计算的税额=销售额×(销售利润率×税率-速算扣除率)
速算扣除率也可以用公式的方法计算,即本级速算扣除率=上一级最高销售利润率×(本级税率-上一级的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率。
2增值税:增值额=本期发生的工资+利润+租金+其他属于增值项目的数额
= 增值额 × 增值税率
= 销售额 × 增值税率 - 本期购进中已纳税额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3%或17%)
组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10%)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进口货物:计税价格=到岸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公式:当期应纳税额=档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其中: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吊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进料加工免税购进材料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3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方法的应纳税额= 消费税单位税额×应税消费品数
实行从价定率方法的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的计税依据应是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
消费税应税产品的出口退税:应退消费税税额=出口挥舞的工厂销售额×税率
委托加工消费品,如果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组成计税价格=(原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进口消费品的纳税人,应在消费品报关进口后,按下列公式计算组成计税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纳税人用于本企业基建的自制消费品、用于本企业专项工程和福利设施等方面的自制消费
没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的,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4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完税价格(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率)
5关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关税税率)
6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纳......>>
问题七:企业所得税交多少怎么计算 企业所得税缴纳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5%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业务成本-主营业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问题八:企业所得税是怎么算的?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举例如下: 企业所得税采取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激的办法。预缴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按本年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实际的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数计算缴纳。 二、以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按月或按季的平均计算缴纳。 下面以第一种按季度方法举例说明: 你公司2005年1-3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28000元,则本季度应预缴的所得税额为:28000*25%=7000元 4-6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56000元,则第二季度应预缴的所得税额为:(28000+56000)*25%-7000=14000元。 7-9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8600元,则不要预缴。 10-12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84000元,则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是:28000+56000-8600+84000=159400元,本年应纳所得税额:159400*25%=39850元。前三季度已预缴:21000元,则第四季度应交所得税:39850-21000=18850元。 年度终了的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还少补。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并不是业务收入,所以年收入20万元无所计算出应纳多少的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税率25%。对于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2010年,按15%征收。 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 到税务部门咨询一下,或者自己查资料.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取得应税所得、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境内企业或者组织,就其生产、经营的纯收益、所得额和其他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 (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 2.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3.独立计算盈亏。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 (四)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1.收入总额。 (1)生产、经营收入: (2)财产转让收入: (3)利息收入: (4)租赁收入; (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6)股息收入: (7)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逾期没收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纳入收入总额的其他几项收入。 (1)企事业单位技术性收入减免税均以主管税务部门批准的“技术性收入免税申请表”为依据,未经税务机关审批的所有收入,一律按非技术性收入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2)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并入收入总额予以征税,而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3)对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证券交易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当期损益,按规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不允许将从事证券交易的所得置于账外隐瞒不报。 (4)外贸企业由于实施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后因汇率并轨、汇率变动发生汇兑损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调整,按照直线法在5年内转入应纳税所得额。 (5)纳税人享受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以及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家另有文件指定专门用途的,都应并入企业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 (6)企业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的商品、产品的,均应作为收入处理;企业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节省的材料,如按合同规定留归企业所有,也应作为收入处理。 (7)企业取得的收入为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的,其......>>
问题九:如何计算企业的应交增值税 应交增值税=销项-进项-上期留抵
问题十:国税缴纳怎么计算? 朋友~你是个体工商户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啊?
个体工商户应该是定税――税务局给你核定一个税额~不管你营业与否都要缴纳固定税款
小规模纳税人――每月开发票 分局发票上的价税合计除以1.03再乘以0.03。得数便是你的应交增值税额(仅是国税)。地税还要收取增值税为基数5%的城建税(具体情况不一定,城市是7%,农村可能5%)、3%教育费附加
还要交所得税的,但是不一定你所得税在国税或者地税~
交利润的25% 老兄的店应该是微利企业 可以减免5%
交20%就行~
个人给公司开咨询费税率多少法律主观:咨询费指委托人就相关事项从咨询人员或公司获得意见或建议而支付的报酬。如向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而支付咨询费,向税务师咨询相关税务问题而支付咨询费等。一、咨询费怎么算工资税率按照劳务报酬缴纳个人所得税,扣除额800。超过800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如下:扣除额: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800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1-20%)税率: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二、2018新版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月应纳税所得额≤3000元的按照3%税率计算;2、3000<月应纳税所得额≤12000元的按照10%税率计算;3、12000<月应纳税所得额≤25000元的按照20%税率计算;4、2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35000元的按照25%税率计算;5、3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55000元的按照30%税率计算;6、5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80000元的按照35%税率计算;7、80000<月应纳税所得额按照45%税率计算;注:月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起征点。三、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personalincome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到了1874年才成为英国一个固定的税种。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发生授课费、评审费和咨询费等劳务报酬支付时,劳务报酬所得者没有自觉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支付给劳务报酬所得者的行政事业单位也没有依法尽到代扣代缴的义务,使得国家应得的税款流失。
咨询费所得税扣除标准咨询费所得税扣除标准主要包括:必要合理支出、税前利润的10%以及综合所得的20%。
具体标准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申报。
咨询费指的是在提供法律、会计、税务、人力资源等咨询服务过程中,所取得的收益。
根据相关规定,咨询费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同时,企业在申报所得税时,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将咨询费用予以扣除。
具体扣除标准如下:1.必要合理支出:指在咨询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必要合理的支出,例如租金、水电费、运输费、交际费等。
企业可以在申报所得税时将这些支出予以扣除。
税前利润的10%:指企业在纳税前所获得的咨询费用的利润部分,按照税前利润的10%进行扣除。
综合所得的20%:对于综合所得,即企业除咨询费外的其他收入,可以按照综合所得的20%进行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扣除标准均需在实际申报时进行具体计算,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申报。
同时,在申报所得税时,企业需保留好咨询费用的相关票据或凭证等文件,以便税务机关进行核查。
个人提供咨询服务是否也可以按照以上标准进行扣除?不同于企业,个人提供咨询服务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可以按照一定标准(例如必要合理支出)将咨询费用予以扣除,但标准会有所不。
建议个人向当地税务机关咨询相关政策规定。
咨询费所得税扣除标准包括必要合理支出、税前利润的10%以及综合所得的20%。
扣除标准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计算,并在实际申报时进行申报。
企业需保留好咨询费用的相关票据或凭证等文件,以备税务机关进行核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