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现在创业开公司的门槛是极低的了,注册资金的“认缴”让许多创业者心动了,但是一想到在公司成立后有这样税那样税,踌躇不前。一、什么是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4)联营企业;(5)股份制企业;(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企业是指按国家规定注册、登记的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独立经济核算是指同时具备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等条件。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使用本法,这两类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可,这样能消除重复征税。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5%或20%)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1、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其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按《小企业会计准则》核算的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利润总额,从会计核算资料中无法直接取得应纳税所得额这一指标。并且由于《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有所不同,小企业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计算的利润总额,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小企业应当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我们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通过严格的管理来为企业谋取利益。根据企业情况不同,选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法律客观: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4)联营企业;(5)股份制企业;(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除外。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企业是指按国家规定注册、登记的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独立经济核算是指同时具备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等条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使用本法,这两类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可,避免重复征税。三、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尽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税法规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方式,包括免税、减税、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税额抵免等,因此,如果企业希望减免税收,可以通过一些合法途径为其公司减轻税收负担。
咨询企业所得税的问题是不太合理。
现在企业的利润大多是做出来的,最后交多少所得税需要综合很多事项汇总得出,很难说其中几笔业务产生了多少所得税。而且你们老板这样计算的话,是把他经营企业的一些成本费用摊到了你们业务人员的头上,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我觉得你没有必要算你们企业到底亏不亏交不交所得税了。如果你是企业的业务骨干,你还是跟老板谈一谈吧,你是做业务的,跟你工作直接挂钩的是企业的销售收入,而降低费用是老板的工作,如果他非要把费用的问题拿出来谈,你可以直接跟他谈承包,你拿销售额的百分之多少,然后业务过程中的所有费用由你自己来承担,你看这样如何?
实务分享——高情商财务人员如何与不懂财务的老板进行沟通核心提示:对企业财务人员来说,最大的法不是会计法、不是公司法、不是合同法,而是老板对财务人员的看法,对中国众多的民营企业主来说,能懂财务、懂税务基本上没有,所以对掌握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财务人员来说,如何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用老板听得懂的语言及方式如实地作出汇报,不仅取决于财务人员的智高,更能体现财务人员的情商,本人曾有长期在民营企业工作的经历,现将多年与民营企业老板打交通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具体经验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打各位财务同仁能有所帮助。
老板到底关心什么?
对不懂财务的老板来说,其关心的主要问题主要为这五类
企业本月赚没赚钱,哪个产品,哪个项目,哪个业务员赚了多少钱?
企业的账上就多少钱?
企业仓库有多少货,哪类产品的库存最大,滞留的时间最久?
企业有多少应收款,哪个客户欠得最多,具体责任人是哪个?
哪个部门,哪个业务员的费用花得最多,没有业务或业务亏损?
如何告诉老板有没有赚到钱
绝不能简单提供一个利润表:而是应该列一个收入及成本明细表,可按客户、也可按产品、让老板直观地看到进销差价,均为含税价。
对税金的处理作为费用的一个单列项:对增值税属价外税的提法在老板那里就是废话,只需将交纳的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附加税、企业所得税等作为一个单独的税费项目单列就行,因为在老板的心中,哪有纳税义务这一说,他自始就认为,税金就是费用支出。
对销售费用的处理:应提供一个费用明细表出来,最好是按业务员,部门或产品线三个维度。
作一个各部门或业务员的财务费用的分摊表出来:在实务中可按资金占用的形态来分摊,如企业占用资金的方式基本经过三个阶段,预付账款阶段、存货阶段、应收账款阶段、财务人员可按各部门或各业务员的累计占用加权平均数的比例来对企业总体的财务费用进行分行分摊。但需注意,应收账款需换成实际占用资金成本来计算,也就是按销售成本率来计算才符合实际。
形成部门或业务人员的利润表出来:等式关系为含税收入减含税成本减实际交纳的税金,减部门或员工发生的所有费用,减去应承承担的财务费用,得出利润表出来,名字可以叫作分摊管理费用前的利润表。
对管理费用的处理:也得提供一个费用明细表出来,可按部门这个维度就行。千万不能按自已的理解的方式去分摊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如按收入的比例,按毛利润的比率,按部门利润表利润的占比来分析,因为在实务中,如何分配固定的管理费用,在所有的企业均是一个难题,此时对一个不懂财务的老板去谈财务是如何分配正确,绝对是吃亏不讨好的事,所以不如直接行告知老板,企业还发生了多少管理费用,还需交纳企业多少所得税,所以留给企业的利润是最终会是多少就行。
如何告诉企业账上有多少钱?
每天让出纳在下班前,发送货币资金余额表出来直接发给老板,包括昨天有多少钱,今天收到了多少钱,今天付出了多少钱,还有多少钱,不过对大额的收款及付款应作备注最好。
每月给老板提供一个货币资金收支明细表出来,明确地报告每一笔钱来源于哪,用在哪。
如何告诉老板仓库有多少货
每月需提供一个完整的存货进销存报表给老板,应按主要品牌进行列示,包括月初有多少,本月购进了多少,本月出了多少货,仓库还有多少货。
对企业销售额前10位的存货,应单独提供一个表格出来,得具体标注存货的去向。
对企业库存金额前10位的存货,也应单独制作一个表格出来,得注明存货的来源及库存数量的增减变化。
如何告诉企业有多少应收账款
以金额的大小进行排列:注明客户、具体责任人、形成以客户为维度的应收账款客户明细表。
以账龄的长短进行排列:形成以账龄为维度的应收账款明细表。
如何告诉老板,哪个部门,哪个业务员亏了钱
列一张部门或业务员的收入明细表
列一张部门或业务员的成本明细表
列一张部门及业务人员的费用明细表
列一张部门及业务人员的资金占用明细表出来
根据上述基础明细表形成一个综合部门或业务人员利润表出来。
通过渐进方式让老板明白最基本的财税概念
如何让老板明白增值税是逃不掉的道理
让老板明白,增值税是有交易就有税,只要销售价大于进价就有交增值税的可能。
购进没有专票或本期购进取得的专票少于开票的金额,就一定得交增值税。
少讲增值税的大道理,少讲增值税是主要依存于存货存在的,因为在金三的管控下下,让别人多开或虚开专票越来越困难,有时不必多费口舌,让老板接受现实远比说教实在。
让老板明白利润与现金不一样
用最直白的话告诉老板,利润就是别人欠你的钱没进你的口袋。别人什么时候给,能不能给还不一定。
现金就是放在他口袋的钱,他随时可以花
让老板明白,账上的钱不是企业的钱,更不是他个人的钱
让老板知道,账上的资产,只有一部分是包括他自已的,还有别人的,如欠别人的借款,欠员工的工资及社保,欠国家的税收。
企业是个机构及组织,与个人不一样,弄得不好得多交税,还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得不偿失,让老板多点敬畏比较好。
如何与老板提供相应的财务报告及具体的财务分析
少谈财务指标,少分析财务指标意味着什么。
多告诉他如果采取什么措施,企业能赚到更多的钱、包括应收款如何管,应付款如何谈账期,谈改变结算,绩效方案如何以利润与回款联动,费用如何管控、存货的安全库存如何那建立等等,千万不要说企业管理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那会让你吃力不讨好,因为否定企业管理实际是在否定企业的老板,老板高兴了才怪。
黄生实务财税点点通,始终坚守合法合规的底线思维,本着点拨而不点破的原则,以全新视角独立分享自已对具体事项、具体领域独有的观察及理解,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各位同仁带来另类的思考及启迪,谢谢大家持续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