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比较关心一些问题,今天给大家简单聊聊:诸如税务局到底是怎样查企业的?具体在稽查企业的过程中会查哪些东西?企业应该如何规避被税务稽查的风险? 目前,大数据已经比较深入的运用到了税务稽查之中。通过信息共享和税收大数据,税务局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企业的很多涉税疑点。
一般情况下,税务局确定稽查对象,一般有这么几种途径: 1、内部推送:风控人员通过税收大数据、智慧稽查等系统,发现企业有涉税异常,就会将相关信息推送给稽查部门,进行进一步核查和处理。 2、检举举报:检举举报企业有涉税问题的途径有很多,我们也听说过不少企业内部员工,或外部竞争对手举报企业涉嫌偷逃税并最终被查实的消息。 3、任务安排:每年税务机关都有年度的稽查重点和具体工作安排,尤其是一些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行为会专项检查。 4、自选抽查:税务局会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企业抽查,其中税收风险等级高的、过去有涉税违法行为的,纳税申报经常异常的,纳税信用等级差的等被抽查的概率更大。 确定稽查对象之后,税务局具体怎么查企业呢? 税务稽查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的时候拥有查账权、询问权、调查权等权利,而企业及相关负责人有义务进行配合。
是否较好的配合税务机关调查,后续会影响处罚力度。所以,我们建议企业如果遇到税务检查,在享受企业应有的权利同时,也要好好配合税务机关。 如果企业确实有违法行为,面对稽查人员,一味地用“我不知道”“资料丢了”等借口逃避,只会让后果更严重。 我们建议大家在面对税务稽查的时候,最好先自查原因,如果确实有违法行为,积极配合提供资料和说明,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 具体到税务稽查业务流程而言,整个稽查过程大概如下图所示:
作为企业,在运营中应规避涉税风险,我们在这里同时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高风险”涉税违法行为,企业别踩雷: 1、公司存在未开票收入,但不如实申报、交税。 长期未开票收入不申报,且金额较大的话,税务局将同地区、同行业经营情况一对比分析,就知道你存在问题了。 2、任性调增、调减成本费用。 人为的手段调整利润,很难将整个链条都处理的完美。一旦被查,损失会更大。 3、大量白条入账,或将个人消费等与公司经营无关的费用入账。 基本每年都会有不少企业因为这个原因被查被罚的。尤其有的企业还做得特别假,想让税务局不查你都难。 4、工资个税动手脚。 当下个税申报系统不断完善,冒用别人信息虚列工资、拆分工资、编造虚假工资信息等,这些手段都行不通了。 5、其他诸如账实不一致,申报异常(不申报、漏申报等)、频繁公转私、不按规定交社保等问题,我们之前讲过多次,大家也需要避免。 最后,更多企业涉税风险及规避,大家可以看下我们的专栏:
注意!2022年最严税务稽查来了,这7大税务稽查重点一定要注意随着社会发展,税务方面要求越来越严格,我们企业纳税人对税务方面也应该越来越重视。那么什么是税务稽查?为什么会被稽查?税务稽查都查什么?税务稽查的重点有哪些?今天来给大家讲解。
税务稽查是怎么回事? 税务稽查就是税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一种形式。税务稽查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至12月,这期间日期是不固定的。当然如果通过系统判别你有问题,那么税务稽查组也可能随时上门检查。 以下三种情况,税务机税务机关就有可能随时来检查: 1.发票管理系统发现某个单位的发票用量明显增多 2.税负较上月相比较变动率超过正负30% 3.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20%的时候等
税务稽查可能的原因 1、被抽查我们每一个企业的名字在税务稽查的系统里有一个“数据库”。在有税务稽查任务的时候,会从税务数据系统里随机抽取企业进行税务稽查,形式类似摇号,抽奖。 所以,无论你企业多老实,多规矩,你都有可能被抽中。另一方面讲,如果你真的有违法偷税的嫌疑,也有可能抽不到你。 2、被举报 目前通过中国裁判网中对应企业被稽查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非常多的案件均来源于“被举报”。若被举报了一定要特别重视,税务局会按照逃税案来进行处理,调查清楚如果情况属实,不但要补税、交滞纳金、罚款、甚至很有可能会被移送到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般是被同行或者公司员工举报,被举报后要尽快跟举报人交流,尽量用最快捷的方式去解决。 3、被金税四期系统警示的、判断为异常 税局系统会根据企业开票是否正常、税负率跟同行业比较是否偏低、企业个税系统是否异常、报表是否存在不正常数据等来判断企业是否疑似有问题,这一类企业也会被放到税务稽查“异常企业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里,被稽查的概率就非常高了。 4、受相关企业影响 也就是被其他行政机关转办,交办等形式关联到的税务稽查。或者是跟你有业务往来的公司被查到偷税漏税等财务问题,你公司也会受到税务稽查。
税务稽查查什么 税务局一般会重点查询以下4个方面: 1、查合同。查询双方签订合同的具体内容,从企业实际经营范围及需求出发,查看是否存在异常的交易情况; 2、查发票。看销售方开具的发票是否符合企业经营范围内业务,购买方收取的发票是否是企业日常经营所需; 3、查上下游。查询上下游的账簿,购买方和销售方针对同一笔交易入账的经济业务内容是否一致; 4、查资金流。以结算方式为出发点,查询银行卡及现金的流向是否存在无真实资金流,或者资金流异常回流,以及双方的资金流不一致的情况。还有要特别提醒医美老板一点,在面对发票问题时,一定保证发票、业务、资金三流一致,提供一条整真实的证据链,否则还是有可能会被认定存在问题。
税务稽查重点 税务稽查的主要重点为虚开发票、公转私、骗取出口退税、增值税长期0申报、虚列人员工资、税收优惠企业认定、税负率异常等。存在有这些行为的老板一定要注意了 1、虚开发票:是重中之重,一旦查到是重罚!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2、公转私:法律有明确表示:严惩虚构支付结算、公转私、套取现金、支票套现。公转私很容易被怀疑是套现,这些都是违法行为。 3、骗取出口退税:因为有很多案例某些企业没有实际业务,是专门用来骗取出口退税注册的公司,税务局严查出口退税这一块。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四部门联合预防和打击违反税收法规,一经查处,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 4、增值税0申报:如果企业0申报达到六个月以上,税务局系统就会觉得这是异常情况,会分析企业是否有隐藏真实收入的做法。 5、虚列人员工资:虚列工资用来充当费用,抵消企业所得税。现如今税务局对个税方面业特别严查。 6、税收优惠企业认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税务局也会特别注重,因为有很多公司是只为享受优惠政策的空壳公司 7、税负率异常:税负异常一直以来都市税务稽查的重点,企业平均税负上下浮动超过20%,税务具就有可能进行税务稽查。当然税负率比同行业的标准偏低,也容易遭到税务稽查。
涉税稽查的相关内容跟稽查重点都了解吗? 相信关注税务新闻的朋友们都能感受到,最近这段时间,税局查办了不少企业。 在今年的5月11日召开的“全国六部门联合打击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推进会”中,发布了这么一组数据: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1800多户企业因为涉嫌骗取留抵退税而被立案检查,已查实存在骗取或违规取得留抵退税的企业就有488户。
税务检查是怎么随机抽查企业的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法〔2015〕58号)要求,推进税务稽查随机抽查,增强执法效能,国家税务总局特制定了《推进税务稽查随机抽查实施方案》(税总发〔2015〕104号)。
看到上面的通知,大家应该就知道了
抽查方法之一就是不定向抽查
还有另外一种抽查方法那就是定向抽查。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一,什么是定向抽查
定向抽查是指按照税务稽查对象类型、行业、性质、隶属关系、组织架构、经营规模、收入规模、纳税数额、成本利润率、税负率、地理区域、税收风险等级、纳税信用级别等特定条件,通过摇号等方式,随机抽取确定待查对象名单,对其纳税等情况进行稽查。比方说税务稽查准备对餐饮业进行摇号抽查,或是对思明区企业进行摇号抽查,均属于定向抽查;
二,什么是不定向抽查
不定向抽查是指不设定条件,通过摇号等方式,随机抽取确定待查对象名单,对其纳税等情况进行稽查。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条件的企业,都有可能中奖哦!
有的人说:“我有关系我怕谁!”真的是这样吗?
问题一
A:我是某级重点企业、功勋企业是不是可以不被列入随机抽查对象,不被抽查?
根据规定所有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都是随机抽查的对象,同时依据纳税人规模、风险等级、纳税信用等级等条件设立税务稽查对象分类名录库及税务稽查异常对象名录库两个大类名录库。所以在随机抽查面前,每一家企业都有可能被检查到哦。
问题
B:我跟地方政府和税务局关系好,企业规模大,是不是可以不用被抽到?
重点稽查对象、非重点稽查对象及非企业纳税人均有抽查比例上的要求,同时,所有待查对象,除线索明显涉嫌偷逃骗抗税和虚开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直接立案查处的外,均须通过摇号等方式,从税务稽查对象分类名录库和税务稽查异常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
问题三
C:要是被抽查到,税务局的人很熟,关系好,再想办法打招呼,可不可以争取简单处理?
随机抽查对象确定后,通过摇号或竞标等方式,从税务稽查执法检查人员分类名录库中根据抽查内容,结合专长随机选派执法人员,执法检查人员与抽查对象有利害关系的,会依法回避呐。
问题四
D:反正是随机抽查,不一定马上被随机抽到,“中奖”之后再说。
“双随机”随机抽查对象划入税务稽查对象分类名录库及税务稽查异常对象名录库两个大类名录库中,实施动态管理,其中长期纳税申报异常企业、税收高风险企业、纳税信用级别低的企业、多次被检举有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相关部门列明违法失信联合惩戒企业等异常类型对象将被列入税务稽查异常对象名录库,对列入税务稽查异常对象名录库的企业,会加大抽查力度,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所以还是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