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特点
对大部门建筑工程行业来说,税收行的无票支出的情况较多,主要体现在:
劳务人员工资;
采购建筑材料等物品;
临时租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车辆;
而无票支出会导致该企业账上利润虚高,导致企业承担过高的企业所得税,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企业需要通过合法合理安全的方式解决成本票入账问题,从而降低“利润”虚高导致的企业所得税税负过高问题。
案例分析
某A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有正式员工200多人,另外有一大部分是建筑劳务人员,A公司在接到甲方业务委托后,会将一部分施工、安装的工作转包给第三方。由于第三方是个人,无法提供发票,因此以现金结算,无进项票和成本票。但A公司给甲方公司开按9%的税率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最终导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很高。
【解决方案】
通过对A公司业务方式及特点进行筹划,帮助A公司在税收优惠园区成立独立核算的个人独资企业B,体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签订服务合同,个人独资企业给主体公司开具相应的发票(建筑设计,劳务服务)普票,主体公司给个人独资企业汇款,实现三流合一。而个人独资企业B开出的发票作为主体公司A的成本票,解决主体公司的企业所得税、成本票缺口问题。
笔者所在园区,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所得税
一是定额核定:核定个税1.5%,但要求企业年开票量在400万以上才能申请享受;
二是定率核定:核定个税0.5%-2.1%,增值税1%,附加税0.06%,综合税率0.5%-3.16%。
【温馨提示】
税务筹划不是逃税漏税,它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降税;一切筹划都是以改变商业模式和改变运营方式为前提,通过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的小调整,就能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筑公司税务筹划有哪些?据大数据显示,在建筑这块领域大型企业主要竞争房地产建设或者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项目。而中小企业主要竞争建筑装修装饰等分包项目,所以不管建筑的大中小企业,与业界的竞争都是很激烈。
建筑行业有五个特点:
项目流动性
建设单位(包括人员和机械设备)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位置的变化而全面搬迁。
生产过程繁复
建筑也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个建筑项目的结构造型等的不同,会涉及运用到的施工技术、工种材料、机电设备等方式也大不相同。
工程周期长
小工程的工期比较短,一些稍大的工程可能是一年半到几年。 所需工人和工种多,材料和设备种类繁杂。
生产安全问题
在建筑施工的时候会有大部分时间都是户外露天作业,甚至会有高空作业,会存在各方面的安全隐患。
增值税复杂
因为建筑行业产业链长,涉及的板块复杂,比如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劳务、建筑施工,还有后期的维修维护等等,项目不同涉及到的增值税也不同,6%、9%、13%都会触及,然而建筑行业又因为行业特性,在很多方面无法获取发票无法获得全额抵扣,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会加重。
那么建筑行业该如何制定计划来解决进项成本等问题。
首先,申报纳税主体资
根据企业自身规模或者资质等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找到一个增值税率平衡点,降低企业自身增值税压力。
其次,重视采购环节
建筑企业采购原材料、机械设备等时,除考虑质量、规格外,从成本角度考虑来看,选择供应商优选能够提供专票的商家。如果供应商是个人,则也需要对方提供发票作为入账。
然后,注意兼营和混合销售
分别核算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或者征收率。若建筑企业兼营与混合销售划分不清又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容易导致税率适用错误,产生税收风险。
再者,注意劳务的一环
建筑施工周期都比较长,又需要大量合同工和临时工,对其中的一些人劳务费、分包费等需及时获得相应发票作为税前扣除。
那么针对建筑这一庞大的产业链,有哪些方法可以适用解决税负问题呢?
有限公司返税政策:
通过在有税收优惠政策的总部经济招商园区办理有限公司返税政策,在园区纳税获得园区税收扶持奖励,而且总部经济园区政策,无需企业实体入驻,只需注册式入驻即可享受。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各自地方留存50%和40%,然后企业在园区纳税后返还地方留存部分的最高70%-90%。比如纳税100万就可获得35万左右当地财政局扶持奖励,纳税额度越高获得的比列也越高。
个人独资企业
这也是很多建筑企业用来解决企业缺票部分业务问题和所得税高、分红税高等问题的良药,因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个独企业无需成本,也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分红税。所以通过个人独资企业解决缺票问题是完全合规合理的,且在园区还可享受核定征收,核定过后综合税率3.16%以内即可完税,无需二次纳税。比如开票400万,只用缴纳10万左右税额即可完税。
自然人税务大厅代开
向个人购买散装材料可以委托税务局代办,解决缺成本票问题,优惠政策下综合税负为1.56%,有纳税证明,支付方公司无需缴纳预扣税,和个独一样全程园区代办,提供相关资料即可不需要到场。
建筑企业的纳税筹划更多税务筹划方案
可以关注小编的个人头像或者个人主页
免费提供税务筹划方案
建筑企业想在税收问题上节约开支,只有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来进行解决。也可享受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奖励返还政策,把公司税降到最低,那么有哪些政策适用于建筑企业呢?
小编联系过一些大型建筑企业,这些大型建筑企业向当地政府缴纳了数千万的税款。然而,地方政府对建筑企业不冷不热,总是关注上市公司。但是如果这些大型的建筑企业,如果将企业设立在小编服务的经济开发区,就可以享受当地开发区高额的财政奖励及返还。
具体的政策为:
1,增值税奖励地方财政留存部分的 : 70%-85%
2,企业所得税奖励地方财政留存部分的 : 70%-85%
3,个人独资企业可以申请核定征收,核定征收后综合税率:0.5%-3.16%
4,财政奖励按月兑现,企业当月纳税,财政奖励次月扶持到账,总部经济招商模式,不改变企业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地址,外省市,外区域的企业都可以申请享受。
举例说明:
案例解析:
南宁某某建筑企业业务范围:建筑工程施工(税负9%),整体业务量大进项不多整体税负沉重,针对企业的两项业务将其拆分为两家公司:
方案一:南宁某某建筑企业到税收洼地注册一家分公司,将大部分的业务全部分割调整到分公司,分公司独立核算所产生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可以享受园区的财政扶持奖励
1,增值税返还缴税额地方留存部分:70%-85%
2,企业所得税返还地方留存部分的:70%-85%
方案二:南宁某某建筑企业到税收洼地注册一家个人独资企业作为下游服务商,通过业务合作的形式将部分利润留在个人独资企业,让个人独资去承担交税,个人独资企业按照现行税法是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以及股东分红税,仅缴纳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便可提现,入驻园区的个人独资企业享受核定征收税负在0.9%-2%左右,税负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