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是建筑市场的“入场券”,没有业绩就没有资质,没有资质更没法做业绩!
改革后,现有的593项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将压减至245项,其中勘察资质由26项压减为7项,设计资质由395项压减为156项,施工资质由138项压减为61项,监理资质由34项压减为21项,压减幅度为59%。
改革后,10类施工特级资质,包括房建、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冶炼、石油化工、市政一共10个类别,整合为综合资质,可以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大大拓宽了企业承揽业务范围,横向全部打通,只要企业有信誉,有能力,就可以跨行业承担任务。
同时,资质延续受理工作暂停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延续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将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自2020年7月起,住建部不再受理资质证书有效期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届满的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延续申请事项。
这个信号的释放,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地产行业并购业务持续几年增长,之后,许多中小型地产公司消失了,行业巨头、地产五百强企业几乎垄断了各大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随着资质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难,据有关数据显示,民营建筑企业数量占中国建筑企业的80%以上,其中只有大约1/3拥有资质
中小建筑企业路在何方?又该何去何从?
资质改革将迎来建筑市场新格局
将大力推进总承包
住建部《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在“十三五”期间,建筑业产业结构将进行重大调整!促进大型企业做优做强,形成一批以开发建设一体化、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工程总承包为业务主体、技术管理领先的龙头企业。
大建筑业逐渐形成
综合资质的出现,为建筑业横向打通房屋建筑、市政、公路、水利、通信、航空和铁路等各建设领域,最终形成“大建筑业”提供了机会。
对于依赖收取管理费用谋取暴利的企业是一记重拳。这给建筑业发展格局带来了新变化。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目前拥有三级资质的企业发展空间变大,将有机会与二级资质企业同台竞争;拥有二级资质的企业不满足于现状,会通过提升技术实力、改革创新,向更高等级迈进。因此资质改革将倒逼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对外承包工程将实现增长
“十三五”期间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是: 全国建筑企业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年均增长 6% 。
因此,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充分把握 “一带一路” 战略契机发挥我国建筑业企业在高速铁路、公路、电力、港口、机场、油气长输管道、 高层建筑等工程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快建筑业和相关产业 “走出去”步伐,鼓励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合作,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合作,共同有序开拓国际市场。
中小企业应如何应对?
中小企业要抱团取暖,紧密合作,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专业细分化。资质改革后,中小企业想要单独总承包工程越来越难,所以明确方向和分工,将所在领域做专做精才能有自身的竞争力。
中小企业应利用“互联网+” 模式整合资源联通供需,降低成本。
不断提升企业的资质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企业在确保完成好施工任务的同时,要将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大企业规模。
国企民企混改
部分在发展上难以突破瓶颈的企业,会在未来的三年到五年,全面开启混改之路。通过混改从而实现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补齐短板、资源共享、抱团取暖、激发活力等转型升级的目标。
企业分立实现资质分立
特级资质企业分立资质企业应考虑“企业资信能力”、“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科技进步水平”三方面是否达标,同时特级资质企业在分立时还应着重考虑当前企业工程项目承揽与经营问题.
从资质变革看未来5年建筑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2020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
“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加快培育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形成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核心、相关领先企业深度参与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各地要将现有各类产业支持政策进一步向智能建造领域倾斜,加大对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基础软硬件开发、智能系统和设备研制、项目应用示范等的支持力度。
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
在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
提升各类施工机具的性能和效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
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钢结构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和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生产线。
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快部品部件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化装备和建筑机器人,实现少人甚至无人工厂。
以钢筋制作安装、模具安拆、混凝土浇筑、钢构件下料焊接、隔墙板和集成厨卫加工等工厂生产关键工艺环节为重点,推进工艺流程数字化和建筑机器人应用。
推动在材料配送、钢筋加工、喷涂、铺贴地砖、安装隔墙板、高空焊接等现场施工环节,加强建筑机器人和智能控制造楼机等一体化施工设备的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工厂打造“机器代人”应用场景,推动建立智能建造基地。
其实不仅是建筑行业,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走数字化、智能化这条路,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主流,而建筑业身为国内支柱性产业之一,也会往这一个方向去发展,但是这也只是其中之一,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这几个关键词: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内需、装配式、智能化装备、机器代人、智能控制造楼机、全产业链、工程总承包企业、CIM,这10个关键词,很清晰地表明了至少未来5年内国内建筑行业的大方向,都会向这几方面无限靠近以及实践。
此次建筑行业的资质改革,无论对于建筑行业的大、中、小企业,还是相关的建筑行业管理部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又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建筑企业应该提前做好应对工作,以此次资质改革为契机,力争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郑州资质代办哪家好河南傲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河南中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
河南傲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河南相关部门批准成立的专业建筑资质代办公关咨询公司,人气很高,行业认可度高,服务网络覆盖全省18个地市,河南中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建筑行业咨询服务企业,提供资质代办,深受行业客户信任,公司的服务理念和质量都很不错。
河南新办建筑资质升级需要注意什么河南新办建筑资质升级要求:
建筑资质升级代办之业绩要求:
企业在申报资质时,有相应的标准,每个专业不同,需要准备的业绩也不同,例如房建总包二级升一级资质,就需要企业提供近五年业绩,需要五项业绩至少满足四项。在企业提供业绩时有很少能满足条件的,不是他们没有业绩,而是他们会犯一些小错误,例如图纸不全,或者施工图与所提供业绩不符,有些明显有瑕疵。希望企业在做业绩时多注意,避免发生此类问题。2.建筑资质升级代办之人员要求:对于申报资质的企业,人员是不可缺少的,申报的专业不同,所需要的人员不一样。多的需要三百多人,少的也需要几十人。这些人员中不可或缺的是建造师,其次是职称人员,还有一些基本的技术人员。在这里面,企业往往会犯的错误就是人员有重复注册的行为,而企业不知道。结果辛辛苦苦把材料报到主管部门,被退回来,重新申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的建议是企业负责申报人员,在人员注册的时候就要把关,查查人才有没有同一类的证书在其他企业注册,这很好查,只要通过建造师注册查询系统就能查到。在企业提供人员社保时也会出一些问题,相关标准规定需要提供近三个月的社保,并且只需要近一个月的社保明细就可以。有些企业为了节省开销,只是在临近申报材料时才给员工上社保,这样主管部门到当地社保局很容易查到,这一点企业需要注意。不要在这些小问题上出错。同时,社保明细要打印详细,盖上当地社保局的章,不盖章是无效的。3.建筑资质升级代办之注册资金要求:其实注册资金每个专业要求不一样,需要大家注意的就是不要在临近申报资质前一个月或两个月去注册资金,这样很有可能申报时被退回。解决这样好的办法就是至少提前半年注资,这样就不会有问题了。4.建筑资质升级代办之设备、场地注意事项: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要是注册企业,工商局都需要你提供办公场所。但在工程设备上大家往往会犯一些错误,常见的就是设备租赁发 票问题,有的是发 票没有,有的是发 票与设备对不上号。这样就需要大家在租赁设备时要好发 票,收好发 票,避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