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当月没发如何申报个税?个税征收是实行收付实现制,只有实现了(也就是发了工资)才代扣税.账务应这样做:造工资表,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发工资时,代扣个税: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贷: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交个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发工资就做第2分录,拖欠工资没发当然就不扣税了.补发工资如何申报个税?一、补发工资申报个税流程首先个人所得税通常是按照发放日来计算的,不论你是几月份的工资,需要统一在发放日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基数.也就是说如果在本月发放了本月的5000及上月未发放的工资5000则需要按照10000来确定本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想要补税处理的话如下:个税逾期申报请填写"个人所得税明细补、退税申报表",到主管地税机关的办税服务厅办理,其他资料具体请与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联系确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二、补发工资个税计算方法1、目前的普遍做法是允许还原至所属月份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应纳税额={[(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原所属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原所属月份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按照个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算,应以纳税人一个月内取得的所有工资薪金所得一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企业单位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因政策原因、或因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导致不能按时发放工资而采取集中补发工资的情形.若按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负明显畸高.各地税务机关特此而发文允许还原至所属月份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做法.工资当月没发如何申报个税?整体上来说,按照小编老师在上文中提及到的相关介绍资料,公司工资当月没有实发则不用计算个人所得税的,但是如果实发了再会计处理上则是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科目处理;在本网站上还有很多资料是可以学习的,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如果想学习会计知识就来本网站试试吧.。
当月没有发工资怎么申报个税首先个人所得税通常是按照发放日来计算的,不论你是几月份的工资,需要统一在发放日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基数。
也就是说如果在本月发放了本月的5000及上月未发放的工资5000则需要按照10000来确定本月的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想要补税处理的话如下。
个税逾期申报请填写“个人所得税明细补、退税申报表”,到主管地税机关的办税服务厅办理,其他资料具体请与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联系确认。
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时间和流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个人所得税实行按月申报、按季缴纳的方式。
具体来说,个人所得税申报分为网上申报和纸质申报两种方式,其中网上申报是目前最为普遍和便捷的申报方式。
纳税人可以在税务局官网或者手机APP上进行网上申报,根据平台提示提交相关信息即可完成申报。
纸质申报需要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加盖纳税人公章,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后,交至所在地税务机关。
需要注意的是,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纳税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需要全面准确地填写相关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税前收入等。
其次,需要上传相关票据和证明材料,比如薪资流水等。
最后,需要及时关注税务机关的通知和政策调整,以确保税务申报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之,个人所得税申报是非常重要且必须按规定执行的工作。
纳税人需要按时按规定进行申报,避免因个税申报问题而引发的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没有收入怎么申报个税法律主观:申报 个人所得税 ,企业开通网上申报的可直接网上报税,企业未开通网上申报的又分为“软盘申报”和“制表申报”,软盘申报是到税务局指定网址下载个调税申报软件,然后按要求录入相关个调税申报信息,并发送至软盘或盘,报送税务局,表格申报就是手工填写个人所得税表格报送税务局。若网上申报,则税款直接从软件上申报,稍后收取申报回执及付款回执,以此证明你已申报且缴税成功,付款回执可作为原始凭证记账。若手工申报的,税款一律在税务局的征收大厅申报,税务局打印出缴税凭单后,回执联作为原始凭单记账。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三条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申报纳税。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注销中国户籍前办理税款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