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企业就地汇总纳税怎么填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29 23:56:03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A类报,每行具体填写如下:

  首先填写“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

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小规模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表怎么填写

小规模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表怎么填写

小规模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表怎么填写,有一些小规模企业的老板不清楚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怎么填写,也不清楚去问哪个部门,碍于面子的原因更加不好意思去问身边的朋友,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小规模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表怎么填写。

小规模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表怎么填写1 首先填写“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

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拓展资料:

在纳税申报表中,除了有11项的年所得项目以外,还有每项对应的“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 其中按照税法规定属于免税或免征的所得的项目在“应纳税额”中按0填写;对已经缴纳或已经由单位扣缴的税款在“已缴(扣)税额”中填写;按税法规定允许抵扣的'税款在“抵扣税额”中填写;“应补(退)税额”中填写的,是“应纳税额”与“已缴(扣)税额”、“抵扣税额”的差额部分。扣缴义务人应于签订合同或协议后20日内将合同或协议副本,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办理有关扣缴手续。

小规模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表怎么填写2 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本表表头项目:

"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各列的填报

"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

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主要填写哪些表单,及填报注意事项

企业所得税实行按年计征,按月或季度预缴,年度进行汇算清缴的征税方式。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基本是按照会计利润来预缴,无需进行纳税调整,涉及申报表比较简单。年度汇算清缴时,需要将企业一个纳税年度的经营情况进行申报,税会之间的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并且还会涉及到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所以汇算清缴涉及的申报表比较多,那么一般的小微企业会涉及填列哪些表,具体填报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总共包括37张申报表,但实际工作中,对于一般的小微企业而言,涉及需要填报的表单不超过10张。 1、《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本信息表》(A000000),此张表单为必填表单,填报内容包括基本经营情况(必填)、有关涉税事项情况(存在或发生相关事项的填报)、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小微企业无需填列)。 对于小微企业(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而言,填报基本经营情况时,注意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为年度平均值(先计算季度平均值,再以季度平均值为基础计算年度平均值)。 有关涉税事项情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块内容涉及到企业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后面表单的选择和填报。比如企业属于软件、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则需要填报A107042《软件、集成电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基本信息表填报准确,为后续申报提供指引。 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即主表,此表为必填表。此表包括四块内容利润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实际应纳税额计算。我们再填报申报表时,填完基础信息表之后,并不是先填这张表,而是先填明细表,明细表中填报的数据,系统会自动填列在主表相关栏次。

以《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为例,纳税调整明细表属于主表的明细表,而具体的项目调整明细表(比如《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是纳税调整明细表的明细表,填报时,先填各项目的调整明细表,各项目调整明细表数据会自动上传至它的上一级申报表相关栏次。 主表中,第一块内容利润总额计算,完全按照年度利润表数据填列,注意申报表中计算营业利润时,并没有减去“研发费用”,研发费用实际在“管理费用”中体现。同时申报表中营业利润计算中,会发现没“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等计算会计利润时有的项目,填列时,申报表中没有的项目则无需填列,各个项目具体金额完全按照利润表照抄即可,即申报表中的“营业利润”并非等于申报表中前9列加减后得出,申报表中“营业利润”项目后面的(1-2-3-4-5-6-7+8+9)可以忽略,只要记住这一块照抄利润表即可。 后三块内容,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实际应纳税额计算需要加减的数据均来自明细表,先填列明细表,相关数据会自动关联到相对应的栏次,无需手动填列。 企业属于小微企业的,《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2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A102010)、《金融企业支出明细表》《A102020》、《事业单位、民间非盈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以及《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以及基本信息表中的“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项目均无需填列。 3、《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此表是一张纳税调整的汇总表,下面有对应的不同事项的明细表,原则还是有事项明细表的先填明细表,没有具体事项明细表的直接在该表填列(比如业务招待费,利息支出,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等可以直接在该汇总表中直接填列,不涉及具体事项的明细表)。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包括收入类调整项目、扣除类调整项目、资产类调整项目、特殊事项调整项目、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以及其他。一般小微企业均会涉及填列《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用企业就会有员工薪金支出。若纳税人涉及到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比如无偿赠送),需要填列《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调整明细表》(A105010)。 4、《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50),对于小微企业一般涉及到职工福利费(税收扣除比率为14%)、教育经费(税收扣除比率为8%,涉及到可以结转以前年度未扣除完的金额)、工会经费(税收扣除比率为2%)、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税收扣除比率均为5%,即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5%部分准予税前扣除)。 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60),广宣费税前扣除标准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特殊行业,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饮料制造(不包括酒类制造)扣除率为30%),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继续扣除。明细表中“不允许扣除的支出”主要是指烟草行业,烟草行业的广宣费不得税前扣除,申报表中的“本年计算扣除额的基数”即当年销售(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之和。

《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80),纳税人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成物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油气勘探投资或油气开发投资的其中一项,就需要填列此张表单(不管是否涉及到调整,均需要填)。账载金额(资产原值、本年折旧摊销额、累计折旧摊销额)填列按照会计计量确认的金额,收税金额按照税法规定确认的金额填列。以固定资产为例,若企业会计确认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与税法规定一致,不符合享受加速折旧的政策及一次性税前扣除的政策,那么会计核算确认的本年折旧摊销额=税法折旧摊销额,账载金额下的累计折旧摊销额=税收金额下的累计折旧摊销额,纳税调整为0。 举例: 企业2021年3月31日购入符合一次性税前扣除的车辆一台,假设单位价值为100万,计提折旧金额为13.5万(假设会计上确认的折旧年限、净残值、折旧方法与税法规定一致),第11行“500万元以下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对应的账载金额完全按照会计核算金额填列(资产原值:100万,本期折旧摊销额:13.5万,累计折旧摊销额13.5万),税收金额(资产计税基础:100万,税法折旧摊销额100万,纳税调整为13.5-100=-86.5万,即纳税调减86.5万)按照税法相关条例规定填列。 7、《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A106000),一般企业亏损弥补的时间不超过5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延长至10年。注意亏损弥补的时间顺序是先亏损先弥补。 该张表也不是必填表,企业涉及到亏损弥补时需要填列。 除了以上几张表单,若企业研发费用支出,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则需填列《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若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则需填列《减免所得优惠明细表》(A107040)及《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A107041);若企业属于软件、集成电路企业,则需填列《软件、集成电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A107072)。其他明细表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所以对于一般小微企业而言,需要填列的表单一般不会超过10张。

大家都在看

小规模纳税表怎么填写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对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改按小规模纳税人申报的企业,只填写按小规模纳税人申报期间的各月数之和,下同)。“征收率”栏数据,填写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适用征收率。五、本表第

小规模增值税申报表如何填报

小规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写方法:对于只开具普票,且不含税销售额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按月申报不超过10万,按季申报不超过30万)将不含税销售额填入第10栏或第11栏(申报时第10、11栏只有1栏为可填写

小规模纳税申报表怎么填怎么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的填写方式有:1、按照公司收入如实填写,收入为0应当办理税务零申报;2、季度收入不足30万,符合小微型企业免税政策,自动减免;3、超过免税收入额,全额按3%计征增值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