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早在2020年11月24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建部副部长就介绍了下一阶段工程建设领域深化改革的新举措,明确了进一步精简资质类别、等级及审批条件的改革方向,同时强调国家将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建筑企业资质改革考核重点是5大指标,分别是企业注册资金、企业人员配备、企业工程业绩、企业信用记录、企业人员社保,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
企业注册资金
新的资质标准将于明年逐步开始实施,不同的资质类别对于企业的注册资金仍然有各自的要求,建筑企业在办理资质前要检查自己的注册资金是否达标,如果没有达标,尽量在提前半年完成注册资金的升级。
企业人员配备
包括企业技术负责人以及建造师、职称人员、技工等。其中技术负责人是新申请资质的核心,准备技术负责人材料时,要求提供相应专业的建造师或职称证书,并有符合年限的工作经历证明。
办理资质升级的时候,主管部门会考察企业业绩,企业需要准备负责工程施工的相关人员材料,如建造师、职称人员等,需要准备他们的资格证书、聘用合同、身份证明等详细材料,如果材料有缺失,业绩就不会得到认可。
企业工程业绩
建筑资质升级时,企业业绩是主要的考核指标。各级别、专业的资质都有其相应的标准,企业需要按照要求准备业绩。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企业并不是没有业绩,而是对业绩备案管理不到位,常会出现图纸不全、施工图与所提供业绩不符等情况,这是企业做业绩时要注意避免的。
企业信用记录
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黑名单”制度,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重视诚信建设,维护好自己的企业信誉,避免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项目工程款、建筑质量不达标、施工偷工减料等现象,否则不仅资质办理会受影响,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企业人员社保
人员社保是资质申请中的硬性指标,社保不达标就办不了资质证书。随着医保、社保全国联网的逐步实施,“四库一平台”建设日益完善,主管部门可以更清楚快捷地核查企业人员社保缴纳情况,因此企业在申请资质时一定要按照规定准备人员社保。
可以说,“一手抓简政放权,一手抓事中事后监管”是这次建筑资质改革的一大主题。建筑企业千万不要以为改革后就能轻易办资质,虽然取消了以往审批过程中的多余环节,但以上这些指标,仍然是资质审批的考核重点。总的来说,下一步的资质改革,对于中小型建筑企业是重大利好,但是企业也不要因此放松,抓住机会发展壮大,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建筑工程承包资质标准是什么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资质标准主要依据企业净资产、企业技术负责人以及企业工程业绩进行划分。
比如一级资质要求企业净资产1亿元以上;企业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高级职称;企业工程业绩方面要求近5年承担过下列4类中的2类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或主体工程承包,工程质量合格:(1)地上25层以上的民用建筑工程1项或地上18-24层的民用建筑工程2项;(2)高度100米以上的构筑物工程1项或高度80-100米的构筑物工程2项;(3)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1项或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2项;(4)钢筋混凝土结构单跨30米以上的建筑工程1项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单跨27-30米的建筑工程2项。
鉴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就二级资质标准和三级资质标准展开讲述,大家可以参考住建部颁发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取消建筑业企业最低等级资质标准现场管理人员指标考核的通知》进一步了解。
【法律依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五条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施工劳务资质三个序列。
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分别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各资质类别按照规定的条件划分为若干资质等级。
施工劳务资质不分类别与等级。
企业直接申请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的具体考核指标是什么?企业直接申请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的具体考核指标:
⑴企业资产
净资产4000万元以上。
⑵企业主要人员
①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5人,其中建筑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不少于4人。
②技术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高级职称或建筑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6人,且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业齐全。
③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过本类别资质二级以上标准要求的工程业绩不少于2项。以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业绩标准为例,需满足建筑施工总承包二级或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的业绩标准4类中的2类即可,不考核技术负责人申报业绩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