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主要包括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申报纳税、缴纳税款、领取税务机关出具的完税证明等步骤。
本着“便民利企”的原则,税务部门实行网上申报等措施,方便纳税人进行申报。
企业个人所得税是指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组织从其雇员获得的工资、薪金所扣缴的税款。
纳税人通过办理税务登记后,在每个纳税期限内需要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并缴纳应税款项。
个税企业申报的具体流程一般为:(1)办理税务登记;(2)编制企业申报表;(3)查询纳税信息;(4)填写申报表并计算税款;(5)网上提交申报表;(6)缴纳税款;(7)领取完税证明。
税务部门为方便纳税人进行申报,实行了许多便民利企的措施。
如开通网上申报平台,纳税人可以在网上填写并提交申报表;提供自助办税服务终端,纳税人可以在自助终端上查询纳税信息、填写和提交申报表;提供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的税务咨询服务,以便纳税人随时进行咨询。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个人所得税申报有一定的复杂性,纳税人在进行申报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影响申报结果。
企业个人所得税申报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企业个人所得税申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包括:(1)确认纳税人的税收档案是否完整;(2)核对纳税人申报的收入是否实际发生或者应当发生;(3)核对纳税人的减除费用是否符合规定;(4)核对纳税人的纳税期限是否正确;(5)核对纳税人的税率等是否计算正确。
企业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的每一步都需要纳税人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损失。
因此,建议企业在申报时仔细核对相关信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纳税,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十九条 纳税人应当在每个纳税年度结束后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向税务机关报送上一纳税年度的纳税申报表。
这就是企业个人所得税申报的最后期限。
企业如何申报个税流程法律主观:1、领取申报表: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 个人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申报的,领取《个人所得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2份并填写。 2、办理申报: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进行申报。 另: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应当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并在办理纳税申报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同时报送个人有效 身份证 件复印件,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 个人所得税法 》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法律客观:《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企业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是怎样的?企业申报所得税时首先需要输入税务局网站地址,然后选择“电子税务局”进行登录,登录后找到“我要办税”根据提示输入密码后,就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填写相关信息,信息填写完毕后核对无误就可以提交了,这样一般就完成了纳税的申报工作。
企业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是怎样的? 1、打开国家税务总局各省税务局网站,点击左上角“电子税务局”登陆。 2、选择“我要办税”—“税”—“密码登录”。 3、 依次点击菜单【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企业所得税申报】-【申报】进入企业所得税申报初始化界面。 4、然后,根据本单位情况进行申报即可。二、公司应在每月的什么时候申报纳税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 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 规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三、企业的哪些收入需要纳税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这些收入都要纳税: (1)销售货物收入,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指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 (5)利息收入,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6)租金收入,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8)接受捐赠收入,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 (9)其他收入,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相比较于个人来说,企业需要缴纳的税种是比较多的,在纳税申报时,需要注意税种的选择,然后依次申报,不得漏报、少报。若是企业经营不善,导致当期并没有利润时,是不需要纳税的,但是依旧需要进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