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 罚金 的税务处理办法是什么? 违约金 的会计处理企业收取违约金,属于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按会计准则要求,应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同理,支付违约金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企业收取和支付的违约金是单位因违反经济合同,不能履行全部或部分经济合同,依据约定的条款收取或给予对方的一种经济赔偿。
在经济活动中,违约金的收付,税法的规定和具体的凭证处理不尽相。
卖方收取违约金的税务处理卖方收取违约金,是销售方或提供劳务方向购买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违约金,一般会被认定为价外费用。
合同违约金 的类型有哪些? 当事人完全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 债务 时,必须按约定给付对方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违约金是合同经济方式的一种,也是对违约的一种经济制裁。
违约金的设立,是为了保证债的履行,即使对方没有遭受任何财产损失,也要按法律或合同的规定给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标准依法定或双方在合同中书面约定。
违约金有两种: 1、惩罚性违约金,其作用全在惩罚,如果对方因违约而遭受财产损失,则违约一方除支付违约金外,还应另行赔偿对方的损失。
补偿性违约金,是对合同一方当事人因他方违约可能遭受的财产损失的一种预先估计,给付了违约金,即免除了违约一方赔偿对方所遭受的财产损失的责任;即使损失大于违约金,亦不再补偿。
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综上所述,企业签订经济合同后,可能由于单方面的原因造成合同违约,这样企业就需要按照 违约责任 的规定支付违约金,在之后税务处理上,违约金算营业外支出,在核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应该扣减。
通常合同违约金是按照合同总价款的一定比例确定。
违约金的税务和会计处理方法违约金的税务和会计处理方法
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由违约的一方支付给对方的一定金额的货币。在经济活动中,违约金的收付,对当事人来说是双向的,此收彼付或彼收此付,在财务和税收上处理不一。本文就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违约金收付业务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财税处理的区别,简要分析如下。
违约金并非都作增值税、营业税价外费用处理
增值税暂行条例明确将违约金作为一种价外收费,一并计算缴纳增值税。对收取的违约金一般视为含税收入,应将其换算为不含税收入后并入销售额征收增值税。营业税暂行条例同样规定,单位和个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时,因受让方违约而从受让方取得的赔偿金收入,应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
例如,甲乙双方签订购销协议,甲方将价值100万元(不含税价)的货物销售给乙方(双方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适用税率17%),协议约定,甲方在协议签订后10日内交付货物,乙方于货到之日起30日内付款。如一方违约,须向对方支付5万元违约金。后来,乙方违约,甲方在收取货款的同时收取乙方违约金5万元。则甲方应纳增值税:1000000×17%+50000÷1.17×17%=177264.96(元)。
当然,并非所有的违约金都要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如果上例中甲方违约,没能按期付货,向乙方支付违约金5万元,对乙方来说,从甲方取得违约金收入5万元,但不符合作为价外费用计征增值税的条件,不作为价外收费征收增值税;同样也不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不应征收营业税。对上述业务,甲方可以将违约金和货款一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乙方,乙方可以按照规定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但对因甲方违约、乙方收取的违约金,乙方不能开具国税机关监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同样因不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也不得开具地税机关监制的普通发票。
违约金收付,税收及会计处理要区别对待
企业所得税法将违约金收入作为税法定义的其他收入,构成企业的收入总额。税法规定,企业的其他收入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应当确认收入:一是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二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计量。企业其他收入金额,按照实际收入额或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明确,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而税法上的违约金,不仅限于合同法规范的各种合同、各种形式的违约金收入,也包括金钱和财物,其内涵大于合同法上的违约金。
仍以上例为例。对甲企业来说,因乙方违约,取得违约金收入42735.04元(50000÷1.17),应当按照规定,合并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属于税法规定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其他支出,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对于乙企业来说,因本身违约而向甲方支付违约金5万元,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的不得扣除的支出,乙方支付的违约金(不含税部分42735.04元)可以税前扣除。
在会计处理上(仍以上例为例):
甲方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117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
收到货款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220000
贷:应收账款1170000
营业外收入42735.0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264.96。
乙方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等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0
贷:应付账款1170000。
支付货款及违约金时:
借:应付账款1170000
营业外支出42735.0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264.96
贷:银行存款1220000。
支付及收取未履行合同的违约金计征所得税有依据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企业经常会发生签订业务合同后,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履行合同,其中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的情况。那么,支付及收取违约金的双方应如何进行所得税处理呢?
对于支付违约金一方来说,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因此,企业因不能履行合同而支付给对方的违约金,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不得扣除范围的内容,可以在当期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对于收取违约金一方来说,属于税法所称其他收入,应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企业适用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仍以上例为例。会计处理如下:
如甲方违约,乙方取得违约金收入5万元,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营业外收入50000。
甲方支付违约金,会计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跨国合同违约税收处理有风险
对境内公司与境外企业签订的.合同,因境内公司原因而违约,需要向境外公司支付违约金,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非居民企业取得中国境内机构和个人支付的合同违约金,应视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负有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同时,如该非居民企业系缔约国一方居民,还要考虑两国税收协定中“其他所得”条款的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居民企业以合同违约为由向境外支付违约金的案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某些中国居民企业利用某些协定中的“其他所得”条款中中国作为来源国无征税权的规定,将财产或者所得转移到境外,甚至虚构违约金支付行为,以逃避纳税义务;二是避重就轻,即使该违约金按10%扣缴预提所得税,但仍规避了居民企业25%的企业所得税,明显有利可图。因此,各级主管税务机关要根据相关事实,全面审查支付违约金行为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特别是审查境内外企业所签订的合同对该居民企业究竟有无经济意义,以及在签订合同时境内企业是否具有履行该合同的能力,有无转移利润的嫌疑。
违约金的税务和会计处理方法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1、企业收到增值税发票并用于进项税额抵扣时: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管理费用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科目)
企业发生收入并确认销项税额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缴纳当期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增值税是以商品和劳务、应税行为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是我国税制的重要内容。
纳税申报滞纳金的账务处理 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像纳税申报业务是一定不要忘记的,如果会计忘记纳税申报,超过规定期限的天数,就需要缴纳滞纳金。滞纳金怎么计算,以及滞纳金的账务处理等问题,还不清楚的小伙伴就一起来学习吧。
滞纳金的定义
滞纳金是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它是税务机关对逾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给予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
需要加收滞纳金的行为
有以下六种行为是需要征收滞纳金的:
未按规定缴纳税款;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导致少缴税款;
偷税;
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欠税;
滞纳金怎么计算?
根据《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 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由法规可知,从缴纳期限截止日的第二天算起,到实际缴纳税款当天为止,是滞纳天数。
滞纳金的计算公式为:应纳滞纳金=应纳税额×天数×0.05%
滞纳金账务处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滞纳金的支出,是带有惩罚性质的支出,一般情况下,把它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中进行处理。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营业外支出——税款滞纳金
贷:银行存款
以上内容就是滞纳金账务处理的所有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的会计知识,请继续关注深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