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又叫纳税筹划或节税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也就是说,税务筹划的目的,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通过梳理政策优惠、做优账目、减少无票支出、降低税负支出等方式为企业降本增效。
合理的企业税收筹划方法,常见的有:
·税人筹划法:即纳税人筹划法是进行纳税人身份的合理界定和转化,使纳税人承担的税负尽量降低到最小程度,或直接避免成为某类纳税人。
·税基筹划法:通过控制税基实现时间节税,或过分解税基,使税基从税负较重的形式转化为税负较轻的形式,还可以将税基最小化合法降低税基总额
·税率筹划法:通过比例税率筹划法使得纳税人适用较低的税率;通过累进税率筹划防止税率攀升,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方面注意累进税制对税负的影响。
·税收优惠筹划法:特殊行业、特定区域、特定行为、特殊时期的税收优惠。比如创业园区核定征收率很低,比如疫情后国家颁布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会计政策筹划法:通过分摊筹划和估计筹划,减少企业税收负担。
·税负转嫁筹划法:利用价格浮动、价格分解来转移或规避税收负担
·递延纳税筹划法:推迟确认收入或提前支付费用
·规避平台筹划法:如利用起征点、扣除限额、税率跳跃临界点等进行筹划,使税率降低或优惠增多。
·此外,还有资产重组筹划法合业务转化筹划法等。
企业常见的必要税务筹划有:
①企业所得税筹划:大额居间费——解决无票支出、成本票不足的难题,合理筹划还可以享受返税奖励
②企业增值税筹划:解决上下游抵扣专票不足,进项票严重缺乏问题,合理筹划降低企业综合税负
③企业公转私节税筹划、股东分红、税务筹划——解决大额个税的合理优化问题;
④企业薪资、社保筹划:金税四期、社保入税后,既要筹划好税务稽查的风控,也要合理降低人力成本;
⑤企业残保金筹划问题:残疾人安置不到位,需要交残保金,如何通过第三方机构无忧低成本安置,如何申请残保金减免
⑥企业高薪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筹划问题
我国有五大类28个税种,做好税务筹划,降本增效十分必要,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式,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税收筹划”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如何进行税务筹划?充分了解国家相关的纳税要求
只有充分了解国家相关的纳税要求,才能合理的去进行税务筹划,然后实现避税。
有相关的纳税意识
要知道自己是有纳税要求的,而且纳税是一种义务,不可以逃避。这样的话,税务筹划工作才会不违法。
要了解自己的现状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筹划,这样的话避税的效果才会满足自己的发展,才会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如何进行税务筹划?
入驻税收优惠园区,享受优惠政策
增值税:财政扶持地方留存有最高50%-70%的税收返还,当月缴税,次月扶持。
所得税:财政扶持地方留存有最高50%-70%的税收返还,当月缴税,次月扶持。
个人独资:核定征收,综合税率保持在3.6%-5.15%之间
总部经济税收优惠政策条件非常优厚,税负过重的企业可以把一部分业务税收转到园区,来进行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就找上海剑岳,效果明显
税务筹划有什么风险吗?税收政策不稳定导致的风险
我国税收政策经常有新的补充和调整,这一方面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又给企业带来风险。在筹划期间如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使得依据原有税收政策设计的筹划方案,由合法变成不合法,由合理变成不合理,从而产生筹划风险。
法律层次低导致的风险
税收筹划的过程就是寻找那些影响企业应纳税额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对税收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从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税收法律、法规涉及的税收可控制因素有限,大量的筹划依据(税收优惠政策、财务与税收核算差异等)以暂行条例、部门规章、红头文件等形式出现,缺乏统一性和严肃性。这些行政规章、文件往往不够明晰,企业依据这些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开展税收筹划,有可能因为对税法精神理解错误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
对税收政策不了解导致的风险
由于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每一项优惠政策一般都有明确的条件上、地域上的限定。正是这些特点使得不少纳税人,因为能全面了解税收优惠政策,或者了解不及时、理解不透彻,或者税收筹划操作程序上的失误,丧失了享受税收优惠的机会,从而损失了本可以得到的税收利益。
项目选择不当导致的风险
税收筹划涉及企业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分配等各个领域,涉及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等几乎所有的税种。但由于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有的税收筹划可能涉及一个项目、一个税种,有的可能涉及多个项目、多个税种,有的是单一性的,有的是综合性的。如果企业未加合理选择开展筹划,操作程序不规范,其筹划成功的概率必然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