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制定目标规划、收集涉税信息、开展风险识别等。
制定目标规划
要结合税收形势和外部环境,确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实施步骤,形成系统性、全局性的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统领和指导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收集涉税信息
各级税务机关要落实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将挖掘和利用好内外部涉税信息作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注重收集宏观经济信息、第三方涉税信息、企业财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纳税申报信息,整合不同应用系统信息。建立企业基础信息库,并定期予以更新。对于集团性大企业,还要注重收集集团总部信息。
开展风险识别
各级税务机关要建立覆盖税收征管全流程、各环节、各税种、各行业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风险特征库和分析模型等风险分析工具。统筹安排风险识别工作,运用风险分析工具,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进行扫描、分析和识别,找出容易发生风险的领域、环节或纳税人群体,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精准指向和具体对象。
税务风险防控措施有哪些?
加强内部经营管理
税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企业应该通过建立财务专业团队、制定标准的财务流程、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等方法,加强内部经营管理,降低税务风险。
遵守税法法规
税法法规是企业避免税务风险的重要依据。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税档案,加强对税法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并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遵守税法法规,降低税务风险。
科学规划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是企业降低税务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企业应当通过科学规划税务筹划、制定适当的税务策略,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及时披露信息
企业应该及时披露重要信息,例如经营情况、业绩报告、公司财务报告等,让员工及外部合作伙伴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减少不良猜测,规避税务风险。
积极应对税务审计
税务审计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该积极应对税务审计,确保税务申报的真实性,避免因税务审计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税收风险管理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是指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是指以风险防控为导向,通过查找、梳理、评估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各类风险,制定、完善并有效实施一系列制度、流程、方法和标准,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风险进行事前控制、事中防范、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管理过程和机制。
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包括根据《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规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岗位和职责;2、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机制和方法;3、税务风险控制和应对的机制和措施;4、税务信息管理体系和沟通机制;5、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改进机制。
其中税务风险管理指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关于税务风险方面的管理活动,税务风险管理由企业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
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