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增值税收取方式为,一般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工业企业销售额达到50万元以上,商业企业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以及其他经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当期应纳税增值税的计算分三步计算进项税额。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 1.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二甲醚、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三)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除本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6%。
增值税怎么算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当期销售额×税率-当期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下统称应税销售行为),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第五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收取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增值税是在商品流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所征收的一种税种,是我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我们在缴纳增值税的时候一定要明白是怎么计算的。下面为你整理了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一、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增值税计算公式一: 销售额=含税销售收入/(1+13%) 增值税计算公式二: 含税销售收入=销售额*(1+13%) =销售额+销售额*13% =销售额+销项税(或进项税) 增值税计算公式三: 销项税额(或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13%)*13%=销售额*13%常见的增值税三种计算情形: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3%)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增值税纳税对象一般纳税人 (1)生产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生产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即纳税人的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年销售额占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万的; (2)从事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经营,年应税销售额超过8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 (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即纳税人的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劳务的年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 (2)除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含本数)。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三条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项目,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第五条 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收取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是由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得出的,当然实际中也可能会有免税减税的情况,就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计算了。以上就是整理的有关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