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管税务风险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28 07:57:44

  摘要:我国大多企业缺乏控制税务风险的机制,一些企业对税务风险防控不严,最终导致企业遭受财务损失、法律制裁和名誉损失,甚至是破产。税务风险管理可降低企业纳税风险,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企业税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并对如何构建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风险管理

企业税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企业税务风险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纳税规划、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与执行、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可概括为:一是企业管理层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二是企业管理层遵纪守法、依法纳税的觉悟;三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体制;四是企业税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外部因素包括产业政策、经济形势、融资环境、税收法规、监管要求及意外灾害等。目前影响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由于税收政策受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较大,若是企业未能及时调整纳税行为,则很容易使原本合法的纳税行为变成违法行为。二是税收执法主体具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即使纳税人有较充分的理由少纳税,税务部门也可轻易否定,从而加大企业纳税风险。

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

  1.税务风险管理和企业运营的关系

  企业从设立到终止,每个环节都可能会涉及纳税问题,而税务风险自然伴随其左右。企业设立之初需要到税务机关进行登记管理等;运营阶段需要进行纳税申报,明确企业相关税种和纳税依据;企业终止或变更时,需要在熟悉政策的前提下做好纳税筹划,妥善处理。可见,管理层应当了解我国基本税制,树立依法纳税、节税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税务管理,严格防范涉税风险。

  2.税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风险。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避免税务风险的发生,并正确地引导企业积极纳税。一是内部控制可以防弊纠错,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纳税提供可靠的依据,将纳税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二是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经营效率。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科学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企业高效、有序地生产经营。

  3.税务风险管理和成本的关系

  税务风险成本是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必须支出的费用及预期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总和,包括无形成本和有形成本。税务风险管理方案设计必须以节税收益高于节税成本为前提,最终实现企业合法节税增收的目的。企业进行税务风险控制时,要对比预期收入和成本,并着眼于整体税收情况,运用各种财务模型选择不同税务风险控制方案或其组合,以实现整体增收的目的。

  4.税务风险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税务风险管理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关系。企业科学的税务风险控制可以避免其受到执法机关的处罚,降低税务风险。进行纳税筹划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资金流入,这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之一。同时,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实现税务风险控制的保证。财务策划能够使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使税务风险控制方案得以落实,有利于税务收益的预测和风险成本的认定。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1.明确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步骤

  ⑴税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对于不同的企业,哪些部门负责税务风险管理都是不同的,这取决于高管对税务风险的认识程度。可以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由董事会直接领导,受监事会监督。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税务风险管理部,而税务风险管理部又分为税务部和风险管理部,同时风险管理部可分为监控组和战略组。通过税务部与战略组、监控组的沟通,实现有效控制税务风险的目的。

  ⑵税务风险管理的步骤

  一要制定税务风险管理计划,包括确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和明确税务相关人员的权利与责任;二要识别税务风险,了解税务风险的环境,综合分析税务风险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三要评估税务风险,估计发生损失的概率,并量化税务风险。四要选择合理的控制税务风险管理措施;五要评价实施税务风险防控措施的效果。

  2.税务风险识别、评估和防控的方法和技术

  ⑴风险的识别

  识别税务风险的基本方法是税务风险清单。税务清单是由专业的税务人员设计的标准表格与问卷,其上很全面地列出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清单中包括可能发生的收入损失和承担的法律责任,优点是方便经济,适合于初次构建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企业,缺点是针对性比较差,忽略了企业特殊的税务风险。在税务风险清单运用过程中可以配合其他辅助方法,包括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事故树法和风险形势估计法等。

  ⑵风险的评估

  税务风险管理的成效依赖于税务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税务风险评估的应用基于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定量方法之上。具体方法:一是设计制作企业税务风险自检与评价表,规范评价标准;二是量化税务风险。其中,税务风险自检与评价表中包括“存在问题”、“评价标准”、“是否”及“问题剖析”四项,用来检验是税务风险的大小。量化方法有:①借助行为的成本函数与收益函数,要求预期收益高于成本;②方差法,将风险投资收益视为为随机变量,则其方差就反映风险程度;③利用综合风险指数模型,用以检测各种因素或指数变动的敏感度,将其量化并评估税务风险。

  ⑶风险的防控

  常用的税务风险控制措施有:经过正确的识别与评价,有计划、有选择地接受目前的税务风险水平,进而控制风险;通过控制内部税务操作规程,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利用保险转移税务风险;利用税务风险将风险转化为企业机遇。税务风险防范的对策包括:树立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企业管理层;建立并完善企业基础信息系统,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完善内部制度,保障税务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实施;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变化,并制定应变措施;必要时主动寻求税务中介机构,选择合法的税务代理为企业转移税务风险。

公司用了我身份证去税务局挂名财务负责人,请问有多大风险?

自从财务负责人实名之后,也让财务人员深深地感受到了风险的存在。 不少的中小企业,其实财税并不规范,所以作为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是有记录在案的,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好在财务人员能够做到财务负责人的,通常是比较专业的,懂得把控企业的财税风险,也知道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规范,所以,不会轻易去触碰红线。 而如果一个并不知晓情况的局外人,用自己的身份证去登记为财务负责人,那么风险就比较大了。 首先,对公司的内部情况是否了解。公司的内部业务情况你知道吗?财务上的风险清楚吗?什么情况都不知道,最后出了问题,却要你担责的话,愿意吗?要自证清白,也并非易事。 其次,财务负责人也不是好当的。虽然用你的身份证的时候,可能会说,平时没有什么事情,仅仅是挂个名,但是一旦有了问题。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都是要承担责任的。如果企业的财税上有问题,财务部负责人可能难辞其咎。 再者,通常公司都会有财务人员,不需要用别人的身份证去挂名,而通常需要挂名的,也许是已经预料到了当中的风险而采取的避险措施。 最后,不仅仅是财务部的负责人,企业的法人、股东、高管都不是随便好当的。有些人觉得挂了一个名,获取了一些蝇头小利,也同时很有面子。其实,是不知者无畏。利益的背后或许就是风险,所以,对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 总的来说,“挂名”的高管尽量不要去当,在对具体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背后可能隐含着很大的风险。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为了利益去冒险。

税务实行实名办税财务负责人有什么风险?

税务实行实名办税财务负责人的风险有:

税务风险:如果公司出现税务风险,在经营当中出现财税方面的问题,税局首先是联系法人和股东,如果联系不上这些人的话,就会联系财务人员。如果公司税务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财务负责人也被拉入黑名单。

发票风险:如果公司开票不是财务负责人,那还会因为不规范开票引致的发票风险。从2016年上线金税三期之后,这个大数据识别系统可以监控企业发票,进而监控公司运营情况,如果出现发票异常,财务负责人会被第一时间锁定。

其他风险:金三系统可以共享信息,如果你的一家企业被认定为非正常,税局就会限制你对其他公司的实名注册,影响了之后的再创业或再就业。一家公司成为非正常户之后,绑定你为财务负责人的其他公司纳税信用等级也会降为D级。

大家都在看

税务风险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

企业高管怎么合理避税?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财务管理岗应承担哪些税务风险?

公司财务负责人的风险主要是承担公司的税务风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的不规范引致的发票风险以及合同签署中的财务责任,公司违反法律的合同的法律风险,以及财务负责人对费用发票审核不细致造成的报销风险,都是财务负责人需要